-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禁(áo jìn)的意思:指权势独揽、专横跋扈的人或集团。
勃兴(bó xīng)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兴起,蓬勃发展的状态。
初试(chū shì)的意思:初次尝试或初次经历。
后却(hòu què)的意思:表示在事情发生之后,却有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极知(jí zhī)的意思:非常了解,极其熟悉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平乐(píng lè)的意思:平静愉快的心情或生活状态。
虬髯(qiú rán)的意思:指长而曲折的胡须,也用来形容长而盘曲的山脉或河流。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深明(shēn míng)的意思:对某个问题或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试笔(shì bǐ)的意思:指写字前试试笔墨的意思,比喻事先试探一下,以便确定可行性。
事几(shì jǐ)的意思:指事情几乎就要完成或者已经完成了。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十二阑干(shí èr lán gān)的意思:指十二个门槛或难关,比喻事情的困难程度很高。
- 鉴赏
这首明代邹智的《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描绘了元宵节后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在汤侍御家中聚会的情景。首句“过尽元宵更此灯”表达了元宵节的热闹过后,仍有此灯照明,暗含着对节日余韵的回味。接着,“太平乐事几人曾”感叹在太平盛世中,这样的欢乐时光并非人人都能体验到,流露出对社会安宁的珍视。
“极知鳌禁终雄立”中的“鳌禁”象征朝廷权威,意味着尽管有所约束,但国家根基稳固。“岂谓虬髯已勃兴”则暗示着即使个人遭遇挫折,也相信未来会有新的生机勃发。诗人借酒浇愁后,诗兴渐起,“诗自春来初试笔”,春天的到来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最后两句“夜深明月真如洗,十二阑干取次凭”描绘了深夜时分,明亮的月光洒落,如同洗涤过的银盘,诗人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这宁静而明亮的夜景,显得心境开阔,对生活充满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盛世的感慨,也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瀛海长春歌为宪副刘翁作翁家瀛海以元日生时夫妇皆寿八十馀长子礼部侍郎次子副都御史故并侈其家
世家瀛海近长安,天上夔龙接武看。
大子文章领宗伯,次儿勋业冠台端。
庭闱自昔荣三乐,人物中朝数二难。
家宴烟霞元日酒,仙人楼阁五云盘。
风前玉树连枝发,雪后蟠桃并蒂餐。
为问年来清浅处,几回蓬阁更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