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却掌中珠,还从蚌中觅。
《石丈拱辰抱西河之戚今闻后房有旦夕就馆者寄此祝之·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寓意。
"去却掌中珠,还从蚌中觅",这里的"珠"象征着珍贵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蚌"则代表了孕育和藏匿这些美好事物的源泉。诗人通过这一对偶,表达了失去美好事物后的追寻与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可能再次被发现的可能性。
"合浦作漳流,精光夜如日","合浦"与"漳流"形成对比,"合浦"原指古代的一个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环境或状态;"漳流"则可能象征着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精光夜如日"则描绘了一种在夜晚中依然明亮耀眼的情景,暗示着即使在看似黑暗或困难的时刻,仍然有光明和希望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中的得失、追求与希望的主题,表达了在面对失去与挑战时,仍应保持乐观与坚持寻找光明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效古十九首·其八
凤栖在碧梧,鱼游在绿水。
婉娈相因依,始终长若此。
初与君结好,期与君偕老。
胡为弃前盟,隔绝千里道。
引领望轩车,山空歌浩浩。
君若方春阳,妾若幽谷草。
阳光不煦妪,草色将枯槁。
惟有贞白心,为君长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