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叔巧累於理,叔夜㑺伤其道。
《杂咏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平叔与叔夜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平叔巧累於理,叔夜㑺伤其道",平叔在理学上过于追求精细,而叔夜则因道义上的挫折感到痛苦。这种对比揭示了在追求真理与道德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接着诗人提出疑问:"欲知此意醇深,鸾凤□然一笑。" 这句话意味着想要理解这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就像是看到鸾凤轻轻一笑,既神秘又充满智慧。鸾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吉祥和智慧,这里的“一笑”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叔与叔夜的故事为引子,探讨了在复杂的人世间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它鼓励读者在追求真理与道德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乐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情
春风到来久,今日令得行。
蛙声曲池满,柳色深巷明。
负痾老客子,徜徉难为情。
岂不怀故隐,盗贼间徂征。
近得望行在,气祲夜峥嵘。
谅待贤者出,一偃天下兵。
四夷堡障静,三农田野耕。
鸡豚饱故老,廉耻责后生。
我虽素餐者,自谓能颂声。
此情谁与同,有公仍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