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村 舍 唐 /杜 牧 三 树 稚 桑 春 未 到 ,扶 床 乳 女 午 啼 饥 。潜 销 暗 铄 归 何 处 ?万 指 侯 家 自 不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扶床(fú chuáng)的意思:
谓年幼扶床学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累累外孙,有携有婴,扶牀坐膝,嬉戯讙争。”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 鲁卿 纳币, 穆姜 犹嫌非姒;叔妹扶牀, 班氏 恐其自尊。”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侯家(hòu jiā)的意思:指侯族,也可表示侯爵的家族。
乳女(rǔ nǚ)的意思:指母亲亲自哺乳自己的孩子,形容母爱深厚、慈爱有加。
树稚(shù zhì)的意思:指树木嫩小,还没有长成,比喻人年幼或经验不足。
啼饥(tí jī)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万指(wàn zhǐ)的意思:形容人数众多,数量庞大。
稚桑(zhì sāng)的意思:形容人年幼无知,缺乏经验。
- 注释
- 三树稚桑:三棵幼小的桑树。
春未到:春天尚未到来。
扶床乳女:躺在床上的婴儿。
午啼饥:在中午因饥饿而啼哭。
潜销暗铄:悄悄地消耗、消失。
归何处:消失到哪里去了。
万指侯家:权贵人家,这里指拥有众多仆人的家庭。
自不知: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 翻译
- 春天还未到来,三棵小桑树还很幼嫩。
午时,床上的婴儿因为饥饿而啼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活在贫困中农家的景象,通过对春天到来前稚嫩桑树、午后婴儿的啼饥以及家境的穷困进行细腻刻画。"三树稚桑春未到"表达了时序尚早,绿意未浓的桑树还未发育成熟,而春天也未完全到来。"扶床乳女午啼饥"则透露出内室之中,婴儿因饥饿而啼哭,其母亲或抚养人只能无奈地在床边陪伴着。
"潜销暗铄归何处"一句,用了“潜”和“暗”两个字来形容家中的贫穷状态,既深且隐蔽,不为外人所知。"万指侯家自不知"则更进一步强调,即使是富贵之家,也难以体会到这种平凡家庭的艰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作者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同情心。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洁,充分展现了杜牧在唐代诗坛上的高超技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