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七 月 十 七 日 大 雨 极 凉 宋 /陆 游 吴 中 七 月 热 未 已 ,渴 乌 呀 呀 井 无 水 。炎 官 护 前 不 少 歛 ,树 头 敢 望 秋 风 起 。天 公 老 手 亦 岂 难 ,雨 来 黑 云 如 坏 山 ;瓦 沟 淙 淙 万 银 竹 ,变 化 只 在 须 臾 间 。老 夫 挑 灯 北 窗 下 ,山 童 夜 归 泥 过 踝 。草 根 促 织 有 底 忙 ?缣 衣 未 赎 还 慨 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少(bù shǎo)的意思:不少意味着数量相当大,不少的意思是很多,数量不少。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促织(cù zhī)的意思:促进纺织工作的进行。
淙淙(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清脆悦耳。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护前(hù qián)的意思:指在事前进行保护或防范,预防问题的发生。
坏山(huài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难以攀登或山体崩塌等情况。
缣衣(jiān yī)的意思:指纺织的细布,引申为质地薄、贫乏的衣物。也用来形容穷困潦倒的生活。
慨慷(kǎi kāng)的意思:形容情感激动、豪情壮志
渴乌(kě wū)的意思:渴望水的乌鸦。形容非常渴望。
老手(lǎo shǒu)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人。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瓦沟(wǎ gōu)的意思:指瓦片之间的缝隙,也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疏远。
望秋(wàng qiū)的意思:指人们期望或渴望秋天的到来,表示期盼好事的发生或盛景的出现。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吴中(wú zhōng)的意思:指吴国的中部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呀呀(yā yā)的意思:形容年幼的儿童或者说话不清楚的人。
炎官(yán guā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也指官位高而权力大的官员。
银竹(yín zhú)的意思:指高洁、纯正的品质或人品。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 注释
- 吴中:苏州。
炎官:火辣的太阳。
敛:收敛。
秋风:秋意。
老手:经验丰富的自然现象。
雨来:降雨。
坏山:崩塌的山峰。
瓦沟:屋檐上的排水沟。
须臾:片刻。
挑灯:点灯。
泥过踝:泥浆没过脚踝。
促织:蟋蟀。
有底忙:为何忙碌。
缣衣:薄绸衣服。
赎:赎回。
慨慷:感慨。
- 翻译
- 苏州七月炎热还未消,口渴乌鸦叫唤着井水全无。
火辣的太阳毫不收敛,树梢上连秋风的影子都看不到。
即便是天公这位老手,降雨也并非难事,黑云压顶如崩坏的山峦。
屋檐上的雨水如万根银色竹子倾泻,变化就在转眼之间。
我这老头在北窗下点灯,山童深夜归来,双脚陷进泥里过膝。
草丛中的蟋蟀为何如此忙碌,薄绸衣服还没赎回,心中感慨万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炎热难耐的情景,诗人以"吴中七月热未已"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江南地区酷暑的持续。"渴乌呀呀井无水"一句,通过乌鸦的叫声和干涸的井水,渲染出干旱的氛围。"炎官护前不少敛"暗指天气酷热,连火神也似乎不愿收敛其威力。
然而,诗人并未绝望,他相信"天公老手亦岂难",暗示着自然的力量。果然,"雨来黑云如坏山",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乌云密布,如同崩塌的山峰。雨水倾泻而下,"瓦沟淙淙万银竹",生动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无数银色的竹子在屋檐上流淌。
诗人身处室内,"老夫挑灯北窗下",在雨夜中挑灯读书,与山童"夜归泥过踝"形成对比,展现出对清凉夜晚的期待。最后,诗人借"草根促织有底忙",感叹即使在这样的天气变化中,自然界的生命仍在忙碌,而自己则因未能赎回珍贵的缣衣而感到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的变化为线索,表达了对夏日酷暑的无奈和对清凉到来的期盼,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陆游深沉的生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