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哀哀:悲伤的样子。
沈尸:沉在水中的尸体。
墓木:墓地上的树木,常用来象征亡者。
世所悲:世人感到悲哀的事。
得旨:接到命令或旨意。
春秋:古代指四季中的春分和秋分,也代指祭祀活动。
祀典:祭祀的仪式或典章。
孝诚:孝顺的诚意。
再逢时:又一次遇到合适的机会或时机。
- 翻译
- 悲伤地在江边打捞沉尸,墓木已成形,世间为之悲痛。
奉旨参与春秋两季的祭祀典礼,孝顺的诚意如今再次得到体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的《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赵抃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江上救援沉尸的悲惨场景,表达了对曹娥孝心的深深感慨。"哀哀江上救沈尸"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江边凄凉地寻找和拯救落水者的情景,哀怜之情溢于言表。"墓木留形世所悲"进一步强调了曹娥事迹的感人之处,她的孝行虽已化为墓木,但世人仍能感受到那份深切的悲痛。
后两句"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则点明了曹娥的孝行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她的精神被载入祭祀的典籍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认为在当今时代,曹娥的孝诚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再次颂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娥的悲剧性故事,赞美了她的孝行,并借此呼吁人们不忘孝道,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还值雨又为清道所驻诗
齐楚磐石贵,韩吴异姓王。
俱乘早朝罢,相随出建章。
喧呼惊里闬,叫咷骇康庄。
阜驺同隼击,青橐似鹰扬。
掖门南北远,复道东西长。
幡旗争络绎,官骑郁相望。
微风生棨传,轻雨润帷裳。
油衣分竞道,小盖列成行。
八舍便繁密,五营舆服光。
回车避司隶,俄轩揖内郎。
况余白屋士,自依卑路傍。
日月虽临照,仄陋难明扬。
早荣羞日及,晚知惭豫章。
徒抱凌云志,终愧摩天翔。
安能久沦辱,图南会有方。
相逢行
相逢夕阴街,独趋尚冠里。
高门既如一,甲第复相似。
凭轼日欲昏,何处访公子。
公子之所在,所在良易知。
青楼出上路,渐台临曲池。
堂上抚流徽,雷樽朝夕施。
橘柚芬华实,朱火燎金枝。
兄弟两三人,冠佩纷陆离。
朝从禁中出,车骑并驱驰。
金鞍马脑勒,聚观路傍儿。
入门一顾望,凫鹄有雄雌。
雄雌各数千,相鸣戏羽仪。
并在东西立,群次何离离。
大妇刺方领,中妇抱婴儿。
小妇尚娇稚,端坐吹参差。
丈夫无遽起,神凤且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