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勃窣(bó sū)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清脆。
初凉(chū liáng)的意思:初凉是指初秋的凉爽感觉。
道边(dào biān)的意思:指在道路旁边。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凉冷(liáng lěng)的意思:形容非常冷,寒冷无比。
撩人(liáo rén)的意思:迷惑、引诱、吸引人的表情或举止。
泼眼(pō yǎ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光刁钻,喜欢故意找茬或刁难别人。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檀栾(tán luán)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品质优良。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 注释
- 野外:指远离城市或村庄的自然环境。
初凉:刚感受到的微凉秋意。
征衫:远行者的衣服。
檀栾:形容竹子青翠繁茂。
溪上:在溪流旁边。
勃窣:形容树木随风摇摆的样子。
岚光:山间的雾气或光影。
泼眼浓:强烈而鲜明,直入眼帘。
天竺寺:可能指某个著名的寺庙,天竺是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高峰:高山。
- 翻译
- 野外的秋意刚刚转凉,身上的衣服还不算厚重。
溪边的檀栾竹林青翠,路边的榕树婆娑摇曳。
秋天的气息强烈地吸引着人,山岚的光影浓郁得仿佛能泼洒进眼睛。
我想要再去寻找那座天竺寺,再次回忆起这座高耸的山峰。
- 鉴赏
这首宋诗《由真隐至枕峰寺(其二)》是喻良能所作,描绘了初秋野外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野外初凉冷”写出了季节转换,野外的凉意开始显现,而“征衫亦未重”则暗示诗人旅途中的轻装简行。接下来,“檀栾溪上竹”与“勃窣道边榕”通过描绘溪边翠竹与路边婆娑的大榕树,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秋意撩人切”表达了诗人对秋意的深切感受,既有淡淡的哀愁,又有欣赏之情。“岚光泼眼浓”则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岚之色浓厚如泼墨,给人以视觉冲击,强化了秋天的韵味。最后两句“更寻天竺寺,却忆此高峰”,诗人决定前往天竺寺,但途中不禁回想起这一路所见的高峰,流露出对眼前景色的留恋和对寺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野外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深喜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成律句十四韵
白雪人谁和,朱弦世所轻。
薄才惭吐凤,豪气欲骑鲸。
岂有江山助,应无风雨惊。
雕龙宁可学,刻鹄叹无成。
韵险元非絮,词新敢效颦。
何如一杯水,难比五言城。
七步才空敏,千言敌必勍。
固羞鹤膝病,莫继凤雏清。
徒溢牛腰轴,谁题雁塔名。
清新希庾信,巧律漫阴铿。
鸟过言难补,鱼劳尾自赪。
只忧生白发,有志抚青萍。
伯乐方知骏,钟期善听声。
敢将呕心作,试就屑谈评。
次韵施少路春日
拂面和风喜及辰,宫幡未赐岸乌巾。
冰消水泺箫韶韵,雪过湖漘茝若春。
诗律自怜心尚在,宦情难与世趋新。
从兹排比寻芳计,况是湖山旧主人。
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
西山爽气压城闉,携客登高日未晡。
稚子已谙撑舴艋,老夫羞更插茱萸。
文章不进空黄妳,生计无多问木奴。
贫病偏愁秋欲雨,异乡白尽遂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