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矫情(jiáo qing)的意思:指过分修饰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不真实或不自然的情绪或行为。
静寄(jìng jì)的意思:安静地居住或寄居在某个地方。
来临(lái lín)的意思:即将到来或即将发生。
盘山(pán shān)的意思:指山势蜿蜒曲折,形状像盘子一样。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倏尔(shū ěr)的意思:突然,瞬间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谒陵(yè líng)的意思:指去拜访皇帝或高官的陵墓,也可引申为去拜访高级官员或权贵。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临孝贤皇后陵寝酹酒》。诗中表达了对孝贤皇后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联“谒陵之便来临酹,设不来临太矫情”点明了诗人亲自前往陵寝祭奠的原因,既是对孝贤皇后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传统礼制的遵循。颔联“我亦百年过半百,君知生界本无生”则以自谦之语,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孝贤皇后逝世的哀思。颈联“庚回戊去诚倏尔,日夏夜冬有底争”运用自然现象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时间的不可逆转,进一步深化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之情。尾联“扫却喜愁归静寄,盘山山色实相迎”则以山水为喻,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对孝贤皇后灵魂的慰藉与迎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乾隆皇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先人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言道中见新月寄内
离别始十日,已若十岁长。
行行见新月,泪下不成行。
念我一身出,万里使临湟。
王命不得辞,上马犹慨慷。
一日不见君,中怀始徊徨。
我行朔方道,风沙杂冰霜。
朱颜最先黧,绿发次第苍。
腰带减旧围,衣巾散馀香。
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
独歌使谁和,孤吟讵成章。
辗转不得寐,感极还自伤。
思君知何如,百语不一详。
胡雁方南飞,玉音未可望。
愿君爱玉体,日看庭树芳。
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