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士(cháo shì)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或士人。
垂缨(chuí yīng)的意思:指战场上将领战死,士兵士气低落,无法再战。
奋节(fèn jié)的意思:奋勇挺身,毫不畏惧。
官臣(guān chén)的意思:指官员和臣子,泛指官员。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金汤(jīn tāng)的意思:形容非常富有或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抗论(kàng lùn)的意思:指对错误的言论或观点进行坚决的反驳和辩驳。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雀鼠(què shǔ)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小事物。
王都(wáng dōu)的意思:指国家的首都或者权力中心。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 注释
- 抗论:争论。
中朝:朝廷。
犹在耳:仍然清晰。
鸣弓:射出的弓箭声。
仇敌:敌人。
已临城:已经逼近城池。
王都:首都。
金汤固:坚固的防御。
朝士:朝廷官员。
贪:贪婪。
雀鼠生:像鸟雀和老鼠一样只顾生存。
慷慨:英勇。
奋节:挺身而出。
华戎:华夏与异族。
共知名:共同闻名。
可惜:令人惋惜。
千官:众多官员。
臣伪后:臣服于伪政权。
萧萧:形容白发稀疏。
华发:白发。
垂缨:垂下的朝冠。
- 翻译
- 争论还在耳边回荡,强弓射出针对仇敌已经逼近城池。
首都的防御如同金汤不再坚固,朝廷官员只顾个人安危如鼠雀一般。
在危急时刻有人英勇挺身而出,无论华夏还是异族从此共传美名。
令人惋惜的是,众多官员成了伪政权的臣子,白发苍苍却仍挂着朝冠垂首于世。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嵲所作,名为《忠显刘公挽诗(其二)》。张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文学的精湛驾驭,在诗中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怀。
首句“抗论中朝犹在耳”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刻的记忆犹新,可能是在回顾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是政治讨论。紧接着,“鸣弓仇敌已临城”则描绘出一种紧迫的战争氛围,敌军已经逼近城下,形势危急。
第三句“王都竟失金汤固”指的是国都失去了昔日坚不可摧的防御,如今变得脆弱。"朝士方贪雀鼠生"则批评当时的官员们只顾自己的私利,像老鼠一样贪婪,不顾国家大义。
诗人在“慷慨一朝先奋节”中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为国捐躯、忠肝泼胆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被永久铭记。而“华戎终古共知名”则是说这些英雄的事迹不仅在汉族人民中流传,而且在边疆民族中也同样广为人知。
最后两句“可惜千官臣伪后,萧萧华发尽垂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官员们的失望。他们或是装模作样,或是沦丧于私欲,只剩下华丽的外表,而内在早已空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今的对比,抒写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和官员品行的忧虑,以及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张嵲运用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批判,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化担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三日再同王仲升陈实卿章茂德王仲济盛明元六昆季宴集祝华父唐污父适至分韵得前字即席赋
鼓瑟吹笙玳瑁筵,狂歌醉舞兴飘然。
疏星竞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后夜圆。
气色荧煌双剑底,心期迢递一灯前。
经旬漫诧平原约,千日中山任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