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农》
《课农》全文
明 / 申佳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霏微晓色星车,踏遍春畦到日斜。

负郭四郊俱种谷,河阳一县即栽花

犬声断续知村坞,帘影高低酒家

父老共商南亩约,公馀重喜话桑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畦(chūn qí)的意思:指春天耕种的田地,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的场所或状态。

村坞(cūn wù)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的境况贫困落后。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负郭(fù guō)的意思:指因为背负过重的责任或压力而感到困扰或疲惫。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河阳(hé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情舒畅愉快。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星车(xīng chē)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如车轮一般运行,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快速的行动。

栽花(zāi huā)的意思:以好心帮助他人,却反而给自己带来麻烦或损失。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课农》描绘了一幅早春清晨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首句“霏微晓色促星车”写出了晨曦微露,催促着农夫们开始一天的劳作,如同星车被晨光唤醒。接着,“踏遍春畦到日斜”描绘了他们从早到晚在田间忙碌,直至夕阳西下。

诗中“负郭四郊俱种谷”展现了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不仅种植粮食作物,还体现出农业的多样性。“河阳一县即栽花”则暗示了除了实用的谷物,还有美丽的花卉点缀着乡村,生活气息浓厚。

“犬声断续知村坞,帘影高低辨酒家”通过犬吠和酒旗的细节,描绘出村庄的宁静与烟火气,让人感受到乡间的恬静与和谐。最后两句“父老共商南亩约,公馀重喜话桑麻”,则展现出农人们在耕作之余,围坐一起讨论农事,共享丰收的喜悦,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淳朴和团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既展示了农事的繁忙,又流露出田园生活的乐趣和人情味,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

作者介绍

申佳允
朝代:明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猜你喜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三

逃难藏深隐,重逢出近诗。

乾坤一反掌,今古两愁眉。

我作新亭泣,君生旧国悲。

向来行乐地,夜雨走狐狸。

(0)

扬子江

扬子津头客子愁,孤舟欲渡意绸缪。

蛟龙汹汹争新穴,鸥鹭轻轻下故洲。

水捲岸沙连地去,风掀江浪接天流。

试披陆羽图经看,洗鼎煎茶更少留。

(0)

金明池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

又添个、山青水绿。

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

不亦文辞雕琢。

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

礼乐无言莫穿凿。一味融融,无穷静乐。

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百姓日用,不知不觉。

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

(0)

贺新郎

薄暮垂虹去。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后,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

(0)

九日·其一

晨风战枯荷,清霜杀高柳。

人生俯仰间,能得几重九。

节序来无停,已及黄花酒。

流落拾遗心,西江独回首。

(0)

别游定夫

黾勉吾将仕,谋身力已分。

漆雕惭未信,子夏又离群。

惨淡交情重,间关道路勤。

至言宜远寄,孤陋愿频闻。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