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向汶篁惭蓟植,燕山都欲负刊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高栋(gāo dò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比喻人的才能出众,地位高。
广庭(guǎng tíng)的意思:指广阔的庭院,比喻待人宽广,容纳众多人才。
连理(lián lǐ)的意思:比喻夫妻感情深厚,相互依偎,如同合在一起的树枝。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年中(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的中间时期,也可引申为人的中年或事物的中间阶段。
泮宫(p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用来比喻非常庄严肃穆的场所。
乔林(qiáo lí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众多人或事物中显得突出、出类拔萃。
清簟(qīng diàn)的意思:指床铺整洁清净。形容环境整洁干净。
穷溟(qióng míng)的意思:形容极度贫困或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山都(shān dōu)的意思:指山峰或山区的都市,也可用于形容偏僻的地方。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菀柳(yù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茂盛、枝叶繁多。
芜灭(wú miè)的意思:形容事物草木茂盛后被灾害或战争摧毁,一片荒芜。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炎日(yán rì)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太阳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题连理亭》。诗中描绘了连理亭历经沧桑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联“灵光芜灭泮宫平,三百年中独此亭”开篇即点明连理亭的历史悠久,曾经辉煌的泮宫如今已荒废,唯有这座小亭子依然屹立,成为时间的见证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连理亭与泮宫的兴衰进行对比,突出了连理亭的独特与坚韧。
颔联“无复乔林见连理,尚传高栋出穷溟”进一步描述连理亭周围的环境变化。昔日茂密的乔木不见踪影,只有高大的栋梁从遥远的海中传来,象征着连理亭虽处荒凉之地,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存在感和生命力。这里通过“连理”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颈联“疏帘清簟宜炎日,菀柳长梧半广庭”转而描写连理亭内的景象。在炎炎夏日,稀疏的窗帘和清凉的竹席为人们提供了避暑的好去处,而庭中生长的菀柳和长梧则为这方天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这一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连理亭内的一派清凉与和谐。
尾联“卧向汶篁惭蓟植,燕山都欲负刊铭”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汶篁(可能是指汶水边的竹子)的生长,诗人自谦不如蓟植(蓟州的植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同时,“燕山都欲负刊铭”一句,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能与连理亭一同被铭记,留下不朽的印记,体现了他对连理亭深厚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连理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以及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斋中读书·其十二
群雅日凋谢,后起靡有涯。
奇觚累百人,各自名其家。
吾衰尚有志,道古闲诐邪。
有明三百祀,揽秀披春华。
青田与青丘,二美洵无瑕。
吾乡数程贝,双珠握灵蛇。
自从永宣来,其辞正且葩。
洎乎嘉靖季,七子言何夸。
钩金纵可拣,莫披黄河沙。
一咻众楚和,是后尤卑哇。
先公闻鴃舌,顿生亡国嗟。
吾欲返正始,助我者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