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潇湘移雨竹,满轩疏洒翠成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朝山(cháo shān)的意思:指朝拜山神或山神庙宇,也可引申为向山行进。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过岁(guò suì)的意思:度过岁月;年龄增长。
惊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某种行动或事件引起巨大的反响或震动。
入朝(rù cháo)的意思:指官员进入朝廷,担任重要职务。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幽壁(yōu bì)的意思:指隐藏在幽深的墙壁后面,形容人隐居幽静的地方。
- 注释
- 昔人:古人。
幽壁:隐秘的墙壁。
醇墨:浓厚的墨迹。
隐约:隐约可见。
惊波:惊涛骇浪。
沧海:大海。
爽气:清新之气。
朝山:朝向山峰。
苔文:青苔的纹理。
风霜古:风霜岁月。
鸟影:鸟儿的身影。
岁月閒:闲适的时光。
潇湘:地名,泛指江南地区。
雨竹:雨中的竹子。
疏洒:疏落有致。
翠成斑:翠色斑驳。
- 翻译
- 古人曾对这隐秘的墙壁心生喜爱,如今墨迹仍隐约可见。
它仿佛带着惊涛骇浪的记忆沉入大海,常常迎接清新的气息进入朝山。
青苔的纹理半是风霜岁月的痕迹,鸟儿的身影偶尔掠过闲适的时光。
谁能将潇湘的雨竹移来,让满窗的翠色斑驳陆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名为《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以及他那细腻入微的艺术造诣。
"昔人曾此怜幽壁,醇墨今留隐约间。"
这里,诗人提到前人在这堵幽静的墙壁上留下了对美景的深情,而这些笔触如今依旧存在于画中的每一个角落。"昔人"指代古人,"怜"字表达出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感,显示诗人对前辈艺术家的尊敬与欣赏。
"犹带惊波下沧海,常迎爽气入朝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其中"犹带惊波"表达了画中波涛汹涌的情景,似乎可以听到波浪冲击岸边的声音;而"常迎爽气入朝山"则传递出一种清新自然之气息,如同每天早晨从山间吹来的清风。
"苔文半染风霜古,鸟影时过岁月閒。"
这两句诗描写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迁。"苔文"指的是苔藓,这里形容岩石表面的苔藓因年华的积累而变得古老;"鸟影时过岁月閒"则是说鸟儿在岁月的长廊中穿梭,留下了时间流逝的痕迹。
"谁更潇湘移雨竹,满轩疏洒翠成斑。"
最后两句诗写的是画中的细节描绘,其中"谁更潇湘移雨竹"中"潇湘"指的是长江流域一带的水乡,这里的意思是有人将这片美丽的风光搬运到画纸上;"满轩疏洒翠成斑"则形容画中的树木被细腻地描绘,每一个枝叶都显得生动自然,如同现实中一般。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颂扬了燕侍郎的画艺,更通过对山水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本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伯兄
在昔皇天倾,覆卵无完理。
兄不即殉身,感奋良有以。
摩挲双匕首,一夕再三起。
千钧重一发,恐复忧天只。
荏苒岁月间,隐痛入骨髓。
未揕雠人胸,抱疾忽焉死。
尸床目不瞑,不继非人子。
尚有娥亲在,李寿汝莫喜。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
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
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