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宣 州 元 处 士 幽 居 唐 /许 浑 潺 湲 绕 门 水 ,未 省 濯 缨 尘 。鸟 散 千 岩 曙 ,蜂 来 一 径 春 。杉 松 还 待 客 ,芝 朮 不 求 人 。宁 学 磻 溪 叟 ,逢 时 罢 隐 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待客(dài kè)的意思:指待人接物、招待客人的态度和方式。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鸟散(niǎo sàn)的意思:指众多的鸟飞散或离开。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未省(wèi shěng)的意思:未省指没有省察、反省的意思,形容人不思悔改或不检讨自己的过错。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芝朮(zhī zhú)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德高尚,也可形容事物极其珍贵。
不求人(bù qiú rén)的意思:不依赖他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 注释
- 潺湲:形容水流缓慢而声音细小。
绕门水:环绕家门的水流。
未省:未曾体验过。
濯缨尘:洗涤帽带上的尘埃,比喻超脱世俗。
鸟散:鸟群散开。
千岩曙:千座山峰在拂晓时分。
蜂来:蜜蜂飞来。
一径春:一条小路上充满了春天的景色。
杉松:指高大的杉树和松树,常象征坚韧与长寿。
待客:迎接客人,此处比喻自然界的欢迎态度。
芝朮:灵芝和草药,常用于象征高洁或养生。
不求人:不需要人的照顾或寻求外在的帮助。
宁学:宁愿学习或效仿。
磻溪叟:磻溪边的老者,特指姜太公,他曾在磻溪隐居钓鱼,后被周文王发现重用。
逢时:遇到合适的时机。
罢隐沦:停止隐居生活,出仕为官。
- 翻译
- 门前小溪潺潺流过,从未见过清洗帽带的尘土。
鸟儿在晨光中散去,遍布千山万壑;蜜蜂沿着小路而来,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杉树和松树仿佛在等待着访客,灵芝和草药无需向人索取。
宁愿学习磻溪边的老者,在适当的时机结束隐居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潺湲绕门水,未省濯缨尘”两句,以清澈的溪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俗务的超脱,不再为琐事所牵绊。
接着,“鸟散千岩曙,蜂来一径春”两句,则通过描写早晨鸟儿在高岩间自由飞翔,以及蜜蜂随着花开而至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自然的喜悦。
“杉松还待客,芝朮不求人”两句,通过杉松之待客、芝草自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了自然界独立于人类意愿之外的特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淡泊明志。
最后,“宁学磻溪叟,逢时罢隐沦”两句,以“宁学”表示选择,以“磻溪叟”为榜样,表达了诗人愿意学习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高士。同时,“逢时罢隐沦”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时机的把握,即在适当的时候停下自己的隐居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状态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
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和贾员外戬见赠玉蕊花栽
琼瑶一簇带花来,便斸苍苔手自栽。
喜见唐昌旧颜色,为君判病酌金罍。
饯郑安阳入蜀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
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
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