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小谏埋玉星郎逝川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诗草,江流涨墓田

长安涂炭追想凄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埋玉(mái yù)的意思:指隐藏或埋没了宝贵的才能、财富或机会。

墓田(mù tián)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也用来比喻无法动用的财产或资源。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容贤(róng xián)的意思:接纳有才德的人

逝川(shì chuān)的意思:指时间流逝,如同水流一样迅速。

诗草(shī cǎo)的意思:指写诗作文的才子。

涂炭(tú tàn)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困苦、贫穷潦倒的境况。

小谏(xiǎo jiàn)的意思:小小的劝告或忠告

星郎(xīng láng)的意思:指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追想(zhuī xiǎng)的意思:怀念已逝的人或事物。

注释
小谏:指职位不高的谏官或小官。
埋玉:比喻朋友去世,如同埋葬美玉,表示惋惜。
星郎:形容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如同星辰般耀眼。
国由:国家因此。
多聚盗:聚集了很多盗贼,喻指时局动荡不安。
不容贤:不接纳或早逝贤能之士,暗示社会不公。
兵火:战争中的火焰,代指战乱。
焚诗草:诗人的手稿被战火销毁,象征文化的损失。
江流:江河的水流。
墓田:坟地,此指坟地被水淹没。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国家的中心或政权。
涂炭:形容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如同陷入泥涂和炭火之中。
追想:回想,追溯过去。
凄然:感到非常悲伤的样子。
翻译
小官刚痛失如玉的朋友,耀眼的青年才俊也离世而去。
国家因聚集了太多盗贼而动荡,上天似乎也不愿容留贤能之人。
战乱中诗稿被火焰吞噬,江水泛滥淹没了坟茔。
长安城已是一片焦土,回想起来更觉凄凉悲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与动荡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的描述,抒发了深沉的忧虑和无奈的情怀。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悲凉之感。小谏指代诗人自己,埋玉则喻示着才华被迫隐匿,不为世所知;而星郎逝川,则象征着英才横溢,无从施展。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时局的乱象。国家动荡,盗匪丛生,而贤者却得不到应有的位置和尊重,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颠倒。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这里描述战争带来的破坏,兵火不仅摧毁了物质文明,也烧毁了诗人的创作,连精神的寄托都不复存在;而江水泛滥,更是掩埋了先人遗迹,历史与文化的消逝。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其被毁坏成为了诗中最强烈的象征;而诗人的追忆,只能加深其内心的凄凉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破坏、文化消亡以及个人才华无处施展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深切感受和无力感受。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赠人四首·其四

三江古路更深居,白首穷经一丈夫。

借问新年入城市,亦曾频到虎丘无。

(0)

寄临川亲旧十首意到辄书不复次序·其七

故人子弟惟汪谢,每一思之忘寝兴。

莫道临川便寂寞,后来相继有诸曾。

(0)

寄临川亲旧十首意到辄书不复次序·其三

屡试吴中千里莼,闽中荔子亦尝新。

独游每恨无佳思,正好溪山少故人。

(0)

建安熊述之为令建德不言而民治将适三衢留诗美之二首·其二

建安固多贤,故人刘与胡。

山川古秀润,珠生崖不枯。

我病日已懒,触事见迂疏。

行当脱身去,一廛从子居。

(0)

赠了老

前年见公沧海上,法会堂堂万骑将。

今年见公浙河东,犹是当时旧老翁。

送行更有天童老,骐骥齐驱猎霜草。

野狐射干胆欲破,不但独喷群马倒。

我衰且病百念绝,便得从公不为早。

忘情遁迹亦未是,言与不言俱一扫。

世人扰扰不归家,公行问渠有何好。

(0)

秋日即事四首·其一

瓦炉香烬欲凝尘,小槛黄花更一新。

络纬戒寒鸠唤雨,世间那有自由人。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