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江边寺,常应梦里游。
再过僧渐老,独坐室如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寺庙之美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最忆江边寺,常应梦里游”表达了诗人对江边古寺的深情记忆,仿佛在梦中重游,流露出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接着,“再过僧渐老,独坐室如秋”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描述了僧人逐渐老去,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室内静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
“梵响仍如寂,松声去复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孤独的意境,梵音悠扬,似乎与周围的寂静融为一体;而松声则时有时无,增添了环境的动态感,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最后,“百年尘土质,何日复归休”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终将结束的无奈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自然与时间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双崖屹立几千仞,下有一叶之孤舟。
繁星乱垂光晔晔,长藤古木风飕飕。
荒祠幽黑山鬼集,怪石如人水边立。
锦峰绣岭云气深,万壑千岩露华滴。
山僧对话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
唤船振锡渡江去,林黑无由归上方。
高寒宇宙无人语,乱石滩声溅飞雨。
欲从严子借羊裘,坐待船头山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