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其二》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奈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镜面(jìng miàn)的意思:指事物的表面,也比喻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表象。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微涡(wēi wō)的意思:微小的涡流,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微小的变化。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意定(yì dìng)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决定或注定,无法改变。

无奈何(wú 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可奈何,无法改变或解决某种困境或问题。

注释
明波:明亮的波光。
绀屋:深青色的房屋。
节移:时节的变换。
景多:景色丰富。
微涡:微微涟漪。
江湖:泛指广阔的水域。
雨一蓑:一蓑风雨,形容风雨无阻。
带箭禽:带着箭矢的飞鸟。
三叹:连续三次叹息。
翻译
明亮的波光映照着千条柳树,深青色的房屋朝向万片荷花。
万物更新,感受到时节的变换,心境安定,觉得景色丰富多样。
游动的鱼儿聚集在亭子的倒影中,水面如镜,泛起微微涟漪。
那遥远的江湖其实并不遥远,只是缺少的是一蓑风雨的陪伴。
忽然看见带着箭矢的飞鸟,不禁连连叹息,无能为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塘中的自然之美。"明波影千柳"写出了阳光照耀下,清澈的水面映照着成千上万的柳树倒影,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机。"绀屋朝万荷"则描绘了屋檐下的荷花在朝阳中盛开,色彩鲜明,充满活力。

"物新感节移"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到夏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气息。"意定觉景多"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欣赏到夏日景色的丰富多样。"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通过游鱼和水面的微小涟漪,进一步渲染出池塘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江湖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雨的期盼,仿佛一蓑烟雨能带来更多的诗意与自由。"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则以看到被射中的鸟儿引发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短歌行

晓月苍苍向烟灭,朝阳焰焰明丹阙。

杜鹃催促踯躅开,鶗鴂已鸣芳草歇。

芳春苦不为君留,古人劝君秉烛游。

愿与松乔弄云月,紫泥仙海鸾皇洲。

(0)

朝中措

山城水隘小桥傍。竹里早梅芳。

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

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

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0)

菩萨蛮·其二

黄昏月暗清溪色。帘垂小阁霜华白。一夜玉玲珑。

横斜水月中。小行孤影动。生怕惊花梦。

半夜得春归。屏山人未归。

(0)

清平乐.贺人娶宗女

繁弦急管。喜色门阑满。应是雀屏曾中选。

新近东床禁脔。功名有分非难。休因女婿求官。

幸与嫦娥为伴,直须仙桂新攀。

(0)

望远行

重阴未解,又早是、年时梅花争绽。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月淡水清亭院。

好是前村,雪里一枝开处,昨夜东风布暖。

动行人、多少离愁肠断。凝恋。

天赋自然雅态,似寿阳、初匀粉面。

故人折赠,欣逢驿使,只恐陇头春晚。

寄与高楼,休学龙吟三弄,留取琼花烂熳。

正有人、同倚阑干争看。

(0)

浣溪沙·其三

钓罢高歌酒一杯。醉醒曾笑楚臣来。

夕阳维缆碧江隈。

蓑笠每因山雨戴,船窗多为水花开。

安居流景任相催。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