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容乌鸟私遗粒,鸣蚓跳蛙欲满场。
《蕲水道中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蚕老:指蚕吐丝结茧后即将老去。
麦枯:麦子已经成熟,快要枯黄。
田舍忙:农民们忙碌于农田收割。
雨浪浪:形容雨势连绵不断。
乌鸟:乌鸦。
私遗粒:私自啄食剩余的谷粒。
鸣蚓跳蛙:蚯蚓鸣叫,青蛙跳跃。
欲满场:好像要填满整个田地。
- 翻译
- 蚕儿老去,麦子也干枯了,农人们正忙着收割,四月间却下起了连绵的雨。
还没等乌鸦来啄食剩下的谷粒,蚯蚓和青蛙在田间跳跃,似乎要占据整个场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蚕老麦枯田舍忙”一句,写出了春末时节,蚕已老去,而麦子也因缺水而变得干枯。田间原本应该是收割的繁忙景象,但现在却显得荒凉和忙碌。
“谁令四月雨浪浪”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绵不绝的春雨感到困惑,似乎在询问这不断的雨水是由谁所命。四月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过多的雨水却给农业带来了不利。
“未容乌鸟私遗粒”一句,则转向了农事,乌鸟(即乌鸦)在田间觅食,想留下一些谷粒,但尚未得到允许。这里的“未容”有着一种无奈和担忧的情感流露。
最后,“鸣蚓跳蛙欲满场”则描绘出在地湿润的情况下,蚯蚓和青蛙活跃于田间,似乎想要填满整个田野。这一景象虽然生动,但也反映了农作物因连续降雨而受损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以及对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和农业困境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