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苕溪》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人 归 苕 溪 宋 /周 文 璞 愤 王 祠 庙 桃 花 下 ,愁 苦 看 春 又 隔 年 。今 夜 白 苹 风 更 恶 ,去 时 须 傍 采 菱 船 。
- 注释
- 愤王祠庙:愤怒王的祠庙,可能指代某个纪念愤怒或不幸的神祇的地方。
桃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美好和短暂。
愁苦:深深的忧郁和哀伤。
看春又隔年:感叹时光流逝,春天又过去了一年。
今夜:指当前的夜晚。
白蘋风:可能是形容风力强劲,白蘋是一种水生植物。
恶:强烈,恶劣。
去时:离开的时候。
傍:靠近,依傍。
采菱船:古代用于采摘菱角的船只。
- 翻译
- 在愤怒王的祠庙前,桃花之下我满心愁苦,看着春天又过去了整整一年。
今夜的白蘋风更加猛烈,离开时我必须依傍着采菱的小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送人归苕溪》,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首句“愤王祠庙桃花下”,描绘了友人将要离开的场景,祠庙桃花盛开,似乎寓示着春天的美好,但同时也带有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忧虑和愤慨。次句“愁苦看春又隔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感叹友人离去后,自己又要独自度过漫长的春天,仿佛时间被拉长,愁苦更加深重。
第三句“今夜白蘋风更恶”,通过“白蘋风”这一意象,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艰难,白蘋轻扬,可能预示着风雨交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最后一句“去时须傍采菱船”,以“采菱船”作为友人的交通工具,既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也寄寓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平安顺利到达的祝愿,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桃花、白蘋风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离别的哀愁,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别之情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水月寺寒秀轩
小寺深门一径斜,绕身萦面总烟霞。
低低檐入低低树,小小盆盛小小花。
经藏中间看佛画,竹林外面是人家。
山僧笑道知侬渴,其实迎宾例瀹茶。
次主簿叔雪韵
向来一雪亦草草,天知诗人眼未饱。
相传南风为雪骨,此言未试吾不晓。
昨日忽惊冬作春,暖气吹人软欲倒。
惟馀桃李未著花,便恐蛰虫偷出窖。
南风未了却北风,一夜吹翻青玉昊。
今晨冷傍笔管生,似妒吟边事幽讨。
司寒作意欲再雪,冻雀求哀不容祷。
令人还忆柳柳州,解道千山绝飞鸟。
谁教爱雪却嫌寒,欢喜十分九烦恼。
诗人冻死不足怜,冻死犹应谈雪好。
寄声滕六何似休,净尽将云为侬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