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二十一首·其四》
《颂古二十一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心月   形式: 偈颂

第一句,言不及。见利忘锥,何得何失。

拈起放下翘足而立文殊维摩,鎗箭交击。

不可当,一掌推出

纵是舜若多神,额头也须汗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额头(é tóu)的意思:指人的前额部位,多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表情。

而立(ér lì)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的年龄。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翘足(qiáo zú)的意思:指人站立时,用脚尖蹬地,抬起脚跟,表示非常急切或渴望。

推出(tuī chū)的意思:指将物品或想法从某个地方移动或引出。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也须(yě xū)的意思:也需要;也必须

一掌(yī zhǎng)的意思:指一只手掌,也比喻一次打击或摧毁。

不可当(bù kě dāng)的意思:无法应付或抵挡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意象和对话形式,表达了对追求名利者的警示与对超脱境界的推崇。首句“言不及”,暗示了诗中将要触及的并非表面言语,而是深层的智慧与心境。接下来的“见利忘锥”形象地描绘了人一旦被利益蒙蔽,连基本的理智都会失去。“何得何失”则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得到与失去之间的权衡。

“拈起放下”象征着修行中的取舍,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豁达。“翘足而立”如同禅定中的姿态,寓意站得高看得远。“文殊维摩”是佛教中的两位智慧化身,这里用来比喻智者间的辩论或较量,如“鎗箭交击”。

“果不可当,一掌推出”展现了力量与智慧的结合,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也能以无畏的智慧应对。“纵是舜若多神”借古代贤君舜来比喻世间最杰出的人物,但即使是他也无法避免面对挑战时的紧张,“额头也须汗出”。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禅宗故事和比喻,揭示了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醒与超脱的重要性。诗人释心月以宋代理性禅风,引导读者体悟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释心月
朝代:宋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都下承恩寺夜呈顾比部子良

昔年同上策,邈尔坐相失。

子卧江黄间,予走羌秦役。

重来忽为邻,禅林宛栖戢。

旷焉面目亲,居然气志一。

青春意已深,相看俱病疾。

寒风勉重裘,日夕慎餐食。

门巷转纡回,颇乏高轩入。

方外多所求,狷中聊所执。

有时发孤咏,清宵鬼神泣。

长啸起徘徊,看剑中天立。

群峰当北户,诸星骈南集。

壮游忆龙门,仗节羞马邑。

借问百年中,兹逢能几日。

但愿经四方,宇内长宁谧。

(0)

盘江驿阻雨寄门人汪维

天连益部长多雨,路出盘江况毒淫。

春早蛰龙烝赤水,夜深山鬼啸青林。

已怜道远妻孥累,更恐年衰瘴疠侵。

吹笛袁生今何在,怀予应和武溪吟。

(0)

杂诗·其二

我行彼中野,靡靡令心忧。

四顾漭无人,但见林与丘。

高台多悲风,沧海转洪流。

走兽骇丛莽,号鸟求匹俦。

顾兹震心魄,欲去将何求。

古来贤达人,高视隘九州。

若士处大荒,邈然谁能侔。

阮生蓬池上,于世若云浮。

嗟哉愚蒙者,眷恋区中谋。

雍门泣孟尝,牛山悲爽鸠。

闇彼代谢理,涖物恒怨尤。

黄鹄摩霄举,螣蛇乘雾游。

斥鸠尔何陋,枋榆徒啾啾。

知自有大小,达观德弥优。

(0)

落花次汪山人韵

敛艳斜依薜荔墙,华林瑶圃斗芬芳。

凌风欲解飞仙佩,带雨疑颓坠马妆。

芳草一帘开罨画,游丝千尺绾垂杨。

朅来醉讶春何处,片片红霞入酒觞。

(0)

赤壁图

断岸青天起暮潮,寒云古木莽萧萧。

江山万里雄图在,煨烬千年霸业销。

露白夜横孤鹤棹,月明风送紫鸾箫。

三分割据知何在,不似临皋一梦遥。

(0)

寄楚萧蒙泉四首·其一

昔年驰逐五陵间,邂逅无因忆旧颜。

湘水岳阳谁漫浪,书崖今已并元山。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