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雨催寒早,窗风度月虚。
抚时宁浪出,慨想北溟鱼。
北溟(běi míng)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或江河,也用来形容辽阔广大的北方。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黑白(hēi bái)的意思:指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指非对立即正反,没有模糊之处。
溟鱼(míng yú)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业尚(yè shàng)的意思:指行业或职业中的优秀人才,也可指某一领域中最有声望或最有影响力的人。
这首诗《读书》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俯仰千年道,常看万卷书”两句,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知识的深沉思考与追求。诗人以“千年道”和“万卷书”为载体,表达了对时间的无限感慨和对学问的不懈探索。
“鬓毛兼黑白,事业尚铅朱”两句,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变化(鬓毛黑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同时将事业比作“铅朱”,铅代表黑色,朱代表红色,这里可能寓指事业的起伏变化,或是对功名利禄的不同态度。
“庭雨催寒早,窗风度月虚”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雨落庭中,预示着寒冷的提前到来,窗外的风吹过,月光显得空虚而静谧。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思。
最后,“抚时宁浪出,慨想北溟鱼”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的复杂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抚今追昔,他既不愿随波逐流,又不免感慨万千,甚至联想到《庄子·内篇·秋水》中的“北溟之鱼”,寓意着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韶华七换,阻庆生申旦。
今日向高堂,载卮酒、为君满劝。
绣帘低挂,瑞霭□香浓,倩双娥,敲象板,缓缓歌珠贯。
芝兰挺秀,俱是皇家彦。
只这一般奇,见方寸、平生积善。
几多厚德,天锡与遐龄,鬓长青,颜不老,日日开华宴。
竹丝篮里白鱼肥,日落江头换酒归。
只恐明朝江雪冻,老妻连夜补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