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纵笔·其三》
《和纵笔·其三》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绝无薏苡明珠,欲买沈香一片无。

徒入宝山空手返,却教黎母亦欺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山(bǎo shān)的意思:比喻非常有价值的财富或资源。

空手(kōng shǒu)的意思:空手指没有拿着东西的手,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凭借或没有成果。

黎母(lí mǔ)的意思:指人们不忘本,孝敬母亲,不违背母亲的教诲,不负母亲的期望。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沈香(shěn xiāng)的意思:指人或物沉默寡言,不爱言谈。也可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

薏苡(yì yǐ)的意思:薏苡是指一种古老的谷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的人。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鉴赏

这首诗《和纵笔(其三)》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对比明珠与沈香,表达了对珍贵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

首句“绝无薏苡像明珠”,以薏苡比喻平凡之物,将薏苡与明珠进行对比,强调了明珠的珍贵与难得。薏苡在古代常被误传为珍珠,此处借以喻指那些看似普通实则珍贵的事物。接下来,“欲买沈香一片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沈香在古代被视为珍稀之物,诗人表达了想要得到一片沈香却无法实现的愿望,暗含了对珍贵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与遗憾。

“徒入宝山空手返”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宝山空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尽管身处充满珍宝的宝山,却两手空空而归的情景,寓意着尽管有机会接触到珍贵的事物,但最终却未能真正拥有,表达了对机遇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一句“却教黎母亦欺吾”,以“黎母”作为拟人化的对象,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黎母”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命运或不可抗力,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即使尽力争取,仍然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珠与沈香的对比,以及对宝山空手和黎母欺吾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贵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

天外浓云云外雨,雨声初上檐牙。

红蕖应褪洗妆花。晚凉如有意,霫霫到山家。

为唤山童多索酒,金钟细酌流霞。

晕生玉颊酒潮斜。闲中无宠辱,醉里是生涯。

(0)

过德清二首·其一

木末谁家缥缈亭,画堂临水更虚明。

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

(0)

西江月.贺人生日生孙

百和香凝宝络,长生酒满金尊。葱葱佳气霭庭萱。

同把椿龄祝愿。玉树已生谢砌,孙枝复长于门。

伫看百子共千孙。此去公侯衮衮。

(0)

送曹比部赴袁州

船头猎猎两旗翻,六月江风洒面寒。

一日却称新太守,十年曾是旧郎官。

中间忧患诚为甚,向老风情亦未阑。

紫背蛤蜊白醪酒,开樽长解忆长安。

(0)

嘲少年惜花

纷纷红蕊落泥沙,少年何用苦咨嗟。

春风自是无情物,肯为汝惜无情花。

今年花落明年好,但见花开人自老。

人老不复少,花开还更新。

使花如解语,应笑惜花人。

(0)

尝新茶呈圣俞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誇。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

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

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暇蟆。

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