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伽倻山读书堂瀑布》
《题伽倻山读书堂瀑布》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狂喷垒石重峦,人语难咫尺间。

常恐是非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垒石(lěi shí)的意思:指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城墙或围墙,比喻积累的基础或者一层一层的积累。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语难(yǔ nán)的意思:语言难以理解或掌握。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重峦(zhò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连绵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伽倻山读书堂瀑布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来表达深邃的人生哲理。

首句“狂喷垒石吼重峦”,以“狂喷”、“吼”等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的壮观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力量在咆哮,冲击着岩石,震撼着连绵的山峦。这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人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

次句“人语难分咫尺间”,则将视角转向了瀑布与人的关系。即使是在瀑布近旁,人们的声音也难以分辨,强调了瀑布声音之大,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影响。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瀑布的威力,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后两句“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表达了对世间是非的担忧,担心这些世俗的纷扰会传入自己的耳朵,影响内心的宁静。因此,他希望像流水一样,能够将一切烦恼和杂音都隔绝开来,让心灵得以净化,如同山被流水所笼罩,外界的喧嚣无法触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瀑布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心灵的渴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百卉亭联句·其一

吾家亭子百卉围,帘捲东风蝴蝶飞。

斗酒十千须尽兴,满园春色照人衣。

(0)

元宫词·其二十一

几番怯薛上班慵,生怕鸾舆又到宫。

一自恩归西内日,飞鱼闲挂宝雕弓。

(0)

元宫词·其十三

侍从常向北方游,龙虎台前正麦秋。

信是上京无暑气,行装五月载貂裘。

(0)

元宫词·其十

兴和西路献时新,猩血平波颗颗匀。

捧入内庭分品第,一时宣赐与功臣。

(0)

艳歌行

亭亭松柏树,结根幽涧隈。

高标拂云日,直干排风雷。

曾经匠石顾,谓是梁栋材。

明堂未构架,厚地深栽培。

荧星入天阙,武库一朝灾。

搜求到栎朴,谷赤山城垓。

般尔死无人,钩绳付舆台。

路阻莫自致,弃之于草莱。

天寒斧斤集,岁莫空摧颓。

三光无偏照,四气有还回。

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孰知真宰意,怅望使心哀。

(0)

青丝马

蹀躞青丝马,艰难赤伏符。

穷阴岁欲暮,落日鬼相呼。

见雁愁心裂,看天泪眼枯。

殷勤夜深月,还照旅魂孤。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