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薄晚(bó wǎn)的意思:指夜晚降临时,天色渐暗的时候。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耿光(gě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明、明亮。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既以(jì yǐ)的意思:既是这样,就可以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南迁(nán qiān)的意思:指人们向南方迁徙或迁移。
浅薄(qiǎn bó)的意思:指思想、知识或见识浅陋,缺乏深度和广度。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晚生(wán shēng)的意思:指晚辈、后来的一代。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一),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于肃的深切感慨与对其功绩的肯定。
首句“南迁议起共仓皇”,描绘了于肃在面对南迁议论时的紧迫与慌乱,暗示了局势的动荡不安。接着,“一疏支倾万弩强”一句,赞扬了于肃通过一封奏疏,力挽狂澜,稳定了军心,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既以安危系天下,曾无羽翼悟君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于肃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以及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君王决策的决心。然而,尽管于肃的努力显而易见,却似乎并未得到君王的充分理解和重视。
“莫嫌久假非真有,祗觉中兴未耿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肃长期被忽视的同情,同时也对国家复兴的前景表示了一丝忧虑。这里“久假”暗指长时间的被误解或忽视,“中兴”则象征着国家的复兴与繁荣。
最后,“浅薄晚生何敢异,百年公论自难忘”两句,表明了诗人虽然年轻且地位不高,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并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正的历史评价终将被铭记。这不仅是对于肃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后世评判历史人物标准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于肃事迹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关切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