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
《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惠我棕竹杖,来从九真烟。

亭亭百节踽踽多年

忆岳重游易,过桥得影先。

夕阳筋骨好,醉入杏花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节(bǎi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节操正直。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过桥(guò qiáo)的意思: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成功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筋骨(jīn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和肌肉,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基础。

踽踽(jǔ jǔ)的意思:形容孤单、寂寞、无依无靠的样子。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题为《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诗中描绘了黄西村赠予的棕竹杖,不仅材质珍贵,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回忆。

首句“惠我棕竹杖,来从九真烟”,开篇即点明了棕竹杖的来源,九真之地的烟云缭绕,赋予了这杖子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息,暗示其非凡的来历和价值。

接着,“亭亭方百节,踽踽已多年”两句,通过描述棕竹杖的形态与年岁,展现了其挺拔的姿态和岁月的痕迹。这里的“亭亭”形容其高直,“百节”则指其分节之多,表现了棕竹杖的坚韧与生命力。“踽踽”则描绘了棕竹杖在时间长河中的孤独与坚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忆岳重游易,过桥得影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棕竹杖与回忆、旅程之间的联系。这里“岳”可能指的是山岳,暗含了多次重游的经历,而“过桥得影先”则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桥上行走时,影子先于人到达前方的情景,巧妙地将棕竹杖与人的回忆、旅程相联结,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夕阳筋骨好,醉入杏花边”两句,以夕阳下的棕竹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棕竹杖上,使其显得更加坚韧有力,而“醉入杏花边”则赋予了这杖子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仿佛它在杏花盛开的季节里找到了归宿,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棕竹杖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美质,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雨中北轩

草树朱明晚,云霓白日颓。

幽居谁与适,山鸟独无猜。

蠹实危将堕,衰花冷自开。

秋光殊不意,顿入眼前来。

(0)

竹西亭送二十六弟赴定州去年三月亦于此相别即昆冈蒙谷之阳

山中招隐地,江上未归人。

那可连年别,俱逢欲暮春。

乱飞莺恋友,北向雁辞宾。

自觉双蓬鬓,萧萧日更新。

(0)

观陜西图二首·其一

险固非天意,承平怪主忧。

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

尚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

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

(0)

驯燕

非无鹰隼虑,自识主人归。

立语移窗日,翻飞试羽衣。

江湖万里阔,天地一身微。

不作惊鸥别,何须强察机。

(0)

与杨十二廷评同登城东门

绿树浮萍合,青山画障开。

登临共今古,壮观杂欢哀。

长日消棋局,微风引酒杯。

浮云满西北,容易雨飞来。

(0)

寄论翊

走马平舒道,初日明三峰。

岚光共淡荡,千丈青芙蓉。

伊昔临画图,但爱神仙踪。

安知复壮丽,翰墨难为工。

我行天地间,异景曾此逢。

至今想见之,秀气常冲融。

世事劳人生,壮年成老翁。

山中定见佳,恨未与君同。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