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童(ā tóng)的意思:指小孩子,特指年幼的男孩。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瓜步(guā bù)的意思:指走路时左右摇晃,步态不稳定。
槛车(jiàn chē)的意思:槛车是指车轮卡住门槛而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比喻因受到某种困难或障碍而无法顺利进行。
降幡(jiàng fān)的意思:指敌军投降,放下战旗,表示战争结束。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楼艓(lóu dié)的意思:指楼台或高台上的亭子。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杞人(qǐ rén)的意思:形容杞人虑天,无事生非,过分忧虑。
善后(shàn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妥善处理问题,使局势恢复平稳。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杼柚(zhù zh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不真实,虚伪做作。
梓桑(zǐ s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适应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陶梁的《早春纪事》第三首,描绘了对南京(金陵)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感慨以及对其历史变迁的反思。首句“形势金陵据上游”强调了南京作为长江上游的战略要地,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次句“梓桑时抱杞人忧”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暗示着潜在的危机感。
接下来两句“空闻积甲屯瓜步,未见降幡出石头”,通过“积甲”和“瓜步”、“降幡”和“石头”这些地点,暗指历史上的军事行动,如瓜步洲的军事集结和石头城的攻防战,但并未实际发生,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不确定。
“谶应阿童楼艓下,功成杨仆槛车收”引用了历史人物阿童和杨仆的典故,前者象征着预言中的胜利者,后者则代表了失败者的结局,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成败的反思。
最后两句“东南屡岁烦民力,杼柚应归善后筹”揭示了战争频繁给东南地区人民带来的劳役之苦,诗人呼吁应以民生为重,妥善处理战后的善后事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金陵形势为背景,寓言历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夏书呈同舍
万种浮华春事了,谁供青帐千林晓。
雨集池塘蝼蝈鸣,蜗牛已过银钩横。
贴水圆荷盖犹小,览镜美人音耗悄。
行看天上奇峰生,莫放尘缘空扰扰。
何处亭台公外期,共立薰风临渺渺。
道伦竹阁
曾看孤山翠微麓,回环阁下千茎竹。
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
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
月华弄影无纤尘,合有丹霄凤来宿。
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
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
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