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不尔(bù ěr)的意思:不是你,不属于你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地平(dì píng)的意思:指地面的水平线,也比喻人的志向、目标或追求的境界。
更相(gēng xiāng)的意思:互相,相互
回互(huí hù)的意思:回互指互相回答、互相问答。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旧岁(ji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的岁月。
旧年(jiù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前的时代。
来来(lái lái)的意思:形容事物频繁地来回出现或重复发生。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平沈(píng shě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平稳、沉着,不骄不躁,不轻浮不浮夸。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森罗(sēn luó)的意思:形容众多的人或物密集聚集在一起,数量繁多。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显焕(xiǎn huàn)的意思:明显而光彩照人
相涉(xiāng shè)的意思:涉及到,牵涉到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一举(yī jǔ)的意思:一次行动或举动
一法(yī fǎ)的意思:指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思维为底蕴,通过“一法”与“万法”的对比,以及对“新年”与“旧年”的探讨,展现了佛法中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深刻哲理。
“一法若有,山河大地平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一法”比作某种根本的存在或原则,一旦这种存在被认识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统一和简化了,一切纷繁复杂的景象都归于平静。这里体现了禅宗中追求的“见性成佛”,即通过深入洞察,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万法若无,森罗万像显焕”,与上句形成对比,强调了“万法”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在没有根本存在作为参照的情况下,这些现象虽然丰富多样,却也显得更加鲜明和生动。这反映了禅宗对于万物皆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观念。
接下来,“旧岁今宵去,去去实不去。新年明日来,来来实不来”,通过时间的循环,表达了事物的生灭变化是永恒的真理。旧年的离去并不意味着彻底消失,而新年的到来也不代表全新的开始,因为一切都是连续的、循环的。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中的“无常观”,即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最后,“一法万法,新年旧年。大地全收,千差一举。绝去来,没回互。回时更相涉,不尔依位住”,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了佛法中对于存在与非存在、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理解。一法与万法、新年与旧年、大地与千差,都在揭示着佛法中关于宇宙本质的深邃思考。绝去来、没回互,意味着超越了时间的线性概念,进入了一种更为广阔、深邃的时空观。回时更相涉,则是在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即使在看似对立的概念中,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于宇宙、存在、时间和变化的独到见解,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体悟佛法的智慧与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至日雨病中喜二弟来自南京
亢阳苦作厉,人物皆昏如。
兹辰一阴生,况与甘霖俱。
燔燄忽已扫,清气回堪舆。
我方病炎热,展转无宁居。
得此若新濯,洒洒心情舒。
依约小床润,点射明窗虚。
况我同胞子,千里来宁予。
雁行夜联榻,咫尺庭中隅。
琅琅语颇闻,喜今到吾庐。
伏枕听檐滴,漏下二鼓馀。
苏韦有故事,莫惜花笺书。
题林和靖手帖用东坡韵
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渌。
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
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开缄见字即见翁,五百年来如转烛。
可怜人物两相求,落我掌中珠有足。
水边孤坟我曾拜,土冷烟荒骨难肉。
当时州吏岁劳问,于今祀典谁登录。
翁固不能知我悲,聊对湖山歌楚曲。
我歌湖山亦不知,惟有春鸠叫深竹。
归来把酒吊双缄,犹胜无钱对寒菊。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