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眠应守谷,莺过每衔花。
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
这首《杏隐》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杏林春景图。诗中以“绛萼竞春华,丹光照似霞”开篇,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将杏花盛开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看到花朵在春风中摇曳,散发出如同晚霞般的光芒。
接着,“虎眠应守谷,莺过每衔花”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虎在谷中安眠,莺鸟则穿梭于花间,衔花而飞,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人巧妙地将动物与植物联系起来,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互动与平衡。
“望处疑仙岛,移来是病家”两句,诗人通过想象和对比,将眼前的杏林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同时也暗示了杏林可能对某些人而言具有特殊的疗愈作用,如同病家一般,给人以希望和慰藉。
“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则展示了杏林中的生活场景,人们在这里采摘果实、晾晒药物,既体现了杏林的实用价值,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山客留仁种,贫人寄劵赊”表达了人们对杏树的爱护与尊重,以及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交换或借贷的方式维持生活,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智慧与坚韧。
“茂陵那解此,徒说枣如瓜”以汉武帝茂陵为例,讽刺了那些不了解民间疾苦、只知夸耀物质财富的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