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道上(dào shàng)的意思:指在社会上行走、交往的人们。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干历(gān lì)的意思:指历史上的功绩或事迹。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青岩(qīng yá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石,也用来形容人的坚强和刚毅。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无违(wú wéi)的意思:没有违背、违反。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相托(xiāng tuō)的意思:指互相信任、相互托付。
猗猗(yī yī)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繁盛。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云壑(yún hè)的意思:指山势高峻,峰峦重叠,宛如云海和深峡相交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高远和壮丽。
直干(zhí gàn)的意思:直接去做,不经过中间环节
自期(zì qī)的意思:自愿承担期限或责任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猗猗》,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以竹与松为喻,描绘了坚韧不拔、独立自处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变迁、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猗猗涧边竹”,以“猗猗”形容竹子的茂盛姿态,置于涧边,既展现了竹子生长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接着“青青岩畔松”,以“青青”描绘松树的苍翠,生长在岩石旁,象征着松树的顽强和不屈。
“直干历冰雪,密叶留清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与松在恶劣环境中依然挺立的姿态,竹子虽直,却能承受冰雪的重压;松树的密叶不仅能够留存清风,更能在严冬中保持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人格品质的赞美。
“自期永相托,云壑无违踪”,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竹、松一样,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然而,“如何两分植,憔悴叹西东”,诗人突然感叹,为何竹与松不能在同一处生长,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方向憔悴,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无奈与遗憾。
“人事多翻覆,有如道上蓬”,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比作漂泊不定的蓬草,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无常与不可预测。
最后,“惟应岁寒意,随处还当同”,诗人认为,只有在严冬时节,竹与松的坚韧才能真正显现,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像它们一样,保持坚贞不渝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竹与松的形象,寓意深远,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