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奉新钟宰》
《寄奉新钟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传语清心阁,欣逢诗主人。

莺花无恙否,风月一番新。

旧日行吟处,今来迹已陈。

应怜杨县尹须鬓两如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语(chuán yǔ)的意思: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或者传达意思。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诗主(shī zhǔ)的意思:指诗人或文人主宰诗歌创作,掌握诗歌的主导权。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县尹(xiàn yǐn)的意思:县尹是指古代中国县级行政区域的首长,也可以泛指地方官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官员贪污腐败、草菅人命,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须鬓(xū bì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用以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苍老。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翻译
问候清心阁,欣喜遇见诗的主人。
莺鸟和花朵是否安好,风月景色焕然一新。
昔日我常吟诗的地方,如今已留下痕迹不再新鲜。
想必你会怜惜杨县尹,他的须发都已如银白。
注释
传语:传达问候。
清心阁:一处清净之地。
诗主人:爱好诗歌的人。
莺花:莺鸟和花朵。
无恙:安然无事。
风月:自然景色,尤其是月亮和风。
旧日:过去。
行吟:边走边吟诗。
迹已陈:痕迹已旧,不再如初。
杨县尹:古代官职,指杨姓的县令。
须鬓:胡须和鬓发。
两如银:形容头发全白。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寄奉新钟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传语清心阁,欣逢诗主人。”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清心阁”可能是指一处幽静雅致的地方,而“欣逢诗主人”则表明诗人对朋友的喜悦之情。

接着,“莺花无恙否,风月一番新。”这里莺花与风月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莺鸟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无恙”则暗示了一种平静无忧的情怀;“风月一番新”则强调了自然界的不断更新和美好。

第三句“我旧日行吟处,今来迹已陈。”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某个地方吟诗作对的场景,而现在再次回到那个地方时,却发现自己的足迹已经变得陈旧。这不仅是时间流逝的一种写照,更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

最后,“应怜杨县尹,须鬓两如银。”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这里提到的“杨县尹”可能是指被贬官的朋友,而“须鬓两如银”则形容其头发因年迈而转白,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怜悯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朋友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焚香有感

扫地焚香开竹扉,轻烟郁郁閒朝晖。

却思昔日延和殿,对罢曾携满袖归。

(0)

十忆.忆笑

从来题目值千金,无事羞多始见心。

乍向客前犹掩敛,不知已觉钿窝深。

(0)

灵龟潭

江湖虽阔多罾网,幽涧清虚且勉旃。

待我功成买双鹤,归来伴汝一千年。

(0)

湖斋

平湖十顷水汪洋,得意茅斋且屈藏。

园种小桃今结子,池栽翠芰更闻香。

六龟已兆千年瑞,双鹤看呈八月祥。

居此倏然忘世味,此心尤懒去龙阳。

(0)

和张仲谋送别二首·其二

五溪三峡漫经春,百病千愁逢故人。

何处看君岁寒后,欲将儿女更论亲。

(0)

学书十绝·其六

玉壶试叫鸳鸯语,为问仙家似此无。

养就丹砂早归去,不妨閒处作工夫。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