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七 月 寄 衣 明 /董 少 玉 雁 鸿 何 处 飞 鸣 ,满 目 萧 条 黄 草 。书 来 先 寄 寒 衣 ,风 雨 太 原 秋 早 。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董少玉的《七月寄衣》,以雁鸿的飞翔引出满目的萧瑟景象,黄草铺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雁鸿何处飞鸣”一句,不仅描绘了雁鸿在空中翱翔的场景,也暗喻着远方的思念与牵挂。接着,“满目萧条黄草”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寥,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书来先寄寒衣”,这一句充满了深情与关怀,诗人通过书信的形式,提前寄送衣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温暖与体贴。在“风雨太原秋早”的描述中,不仅点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顺,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挂念。
整体而言,《七月寄衣》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艰难岁月中的人间温情。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温馨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深沉的亲情与人性的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丁传靖寄我叔衡遗词,追念昔游,邈焉异世。咏叹弥日,依韵和之
断云沈,哀雁远,吟入矮篷里。
衰相天身,黄叶六朝寺。
十年未了心缘,松涛悲壮,澹一抹巫咸山翠。
平生事。总教梦与云空,泪咽北流水。
历乱黄丝,剉檗染离思。
也知化鹤归来,苍茫城郭,净眼见病翁齁睡。
高阳台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
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
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
?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
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
黄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
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沁园春.病中作
荆棘余生,忧来百端,病亦戏予。
忆髫年羸弱,时亲药裹,名场毷氉,空逐公车。
门荫除官,牵丝黄绶,窃禄东都十载余。
因风便,便频登启事,渐即康衢。乘边竞重储胥。
愧曲突徙薪计尚疏。
笑鸥波浩荡,几同传舍,蠹鱼纠结,又校官书。
少也多愁,老而善病,七十光阴过隙驹。
酸甜味,倘逢人巧算,细与乘除。
买陂塘·其一重阳后,浣桐挈子女之连城,寄赠
甚匆匆、轻舟催发,蒲帆远影天际。
宵呼比户相惊苦,离乱眼中何世。谁左计。
恁萸菊良辰,斝酒何曾醉。遐征为底。
剩千里将雏,灯前抚顶,骨肉自温慰。荒冈外。
野水颓云一带。乡关回望迢递。
西风黄叶同飘泊,那解秋人离思。休寄慨。
祗旅箧无书,何以消闲晷。并愁觅睡。
放客梦皋兰,吟消孤月,倚枕听边吹。
疏影
罗衣乍索。有暮愁几许,常负游历。
一舸来时,云叶吹凉,湖阴自起渔笛。
香红不断微波远,但望极、江南江北。
早片蓑、约去菭矶,更压冷烟荒碧。
犹记菰浦倦梦,暝香澹似雨,飞上词笔。
却怨西风,十载飘零,此意浑如残菂。
何时一问鸥边路,怕落尽、渐成秋色。
恁朗吟、夜壑归来,忍说那人消息。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