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深柳.兰渚》
《秋深柳.兰渚》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疏火照船衾。杜宇千山啼梦醒。

百里夜潮双桨,月到越王城秋色乡情

不了长亭短亭木落烟寒,雁飞天远,人语楼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短亭(duǎn tíng)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飞天(fēi tiān)的意思:指飞翔上天,形容事物超越常规,突破限制。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色动(sè dòng)的意思:指欲望、情感等因受外界刺激而激发、涌动。

王城(wáng chéng)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住和统治的城池,也泛指权力中心。

乡情(xiāng qíng)的意思:乡情指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长亭短亭(cháng tíng duǎn tíng)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去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夜晚行舟于江河之上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首句“疏火照船衾”,以“疏火”点明夜晚的冷清与孤独,火光微弱,照亮了船上的被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杜宇千山啼梦醒”,杜鹃鸟在群山中啼叫,仿佛唤醒了诗人沉睡的思绪,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梦境之中。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故乡的思念。

“百里夜潮双桨,月到越王城”,描述了舟行百里,夜潮拍打着船舷,月光洒落在越王城上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波澜壮阔,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感慨。越王城,作为古代的历史遗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诗人不禁陷入对过往的回忆之中。

“秋色动乡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秋天的景色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更加浓烈。接下来,“盼不了长亭短亭”,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尽期待与渴望,无论是在长长的驿道还是短短的休息处,都充满了对归家的期盼。

最后,“木落烟寒,雁飞天远,人语楼深”,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落叶飘零,烟雾弥漫,大雁高飞,天空辽阔,人声在深楼中回响,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情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途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行舟、思乡之情满溢的画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韶州岁事十首·其七

世乱驱人出敝庐,千秋知己手丹书。

春光好送汀州道,一扫氛霾岁与除。

(0)

代柬答伍国开·其二

高名海内尽相闻,张绪当年最不群。

每忆垂杨秋色里,一翻凉雨话平分。

(0)

宝镜堂夜坐

满寺僧都熟睡归,三更米熟想传衣。

西斋尚有孤灯客,欲上堂前话密微。

(0)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词惋恻寄托幽远未可卒读灯下再咏辄赋如其数匪能和之聊识其意耳·其三

天地繇来气主张,未开未辟道难量。

若教苍昊能搏捖,肯使伊人禦瘴乡。

(0)

午日珠江杂咏四首·其一

箫鼓阗阗洗画阑,煮泉犹拟凿冰餐。

炎方谁谓无多雪,一夜江城铁笛寒。

(0)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其四

辘轳宫井散群鸦,左掖门边览雪华。

分赋琼英能几日,大棋山外望归槎。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