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其二》
《秋夜·其二》全文
清 / 谭敬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竟夕如人语,风声柳条

寒虫留屋角,野烧入山腰。

小院秋将老,长吟未消

坐看残夜月,低度隔溪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夜(cán yè)的意思:夜晚已经过去一半或更多,仍然没有入睡的状态。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寒虫(hán chóng)的意思:比喻贫苦、无依无靠的人。

竟夕(jìng xī)的意思:竟夕指整夜,连夜,通宵。形容一夜之间,整个夜晚。也可指连续的几个夜晚。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小院(xiǎo yuàn)的意思:指小而安静的院子,也比喻寂静的环境或离开喧嚣的地方。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鉴赏

这首清代谭敬昭的《秋夜(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首句“竟夕如人语”,以拟人手法写夜晚静得仿佛有人轻声细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微妙的氛围。接着,“风声在柳条”描绘了微风吹过柳树,带来沙沙声响,增添了秋夜的生动感。

“寒虫留屋角”聚焦于屋角的秋虫鸣叫,虽寒意袭人,但虫声却依然顽强,寓含着生命的坚韧。而“野烧入山腰”则通过山腰间燃烧的野火,暗示季节更迭,秋意渐浓。

“小院秋将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衰老感,小院中秋色渐深,万物凋零。诗人借酒浇愁,“长吟酒未消”,饮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坐看残夜月,低度隔溪桥”,诗人独自坐着,凝视着即将落下的残月,月光低垂,穿过溪上的小桥,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深夜孤独的沉思以及对未来的淡淡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萧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谭敬昭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0)

岁暮杂感十首·其四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求信君山刬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0)

己亥杂诗·其二○五

可惜南天无此花,丽情还比牡丹奢。

难忘西掖归来早,赠与妆台满镜霞。

(0)

雨花台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0)

紫萸香慢.送雁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飙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秋声。

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0)

送别

雪意满芳洲,苍山引去舟。

霜风醒客梦,笳月起边愁。

万里从军急,孤身倚剑游。

家园落日里,莫上最高楼。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