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擘 翠 宋 /杜 范 新 晴 山 色 净 襟 裾 ,世 上 尘 埃 一 点 无 。飞 瀑 惊 奔 争 澒 洞 ,层 崖 屹 立 镇 崯 岖 。乱 流 平 处 沙 可 数 ,顽 石 丛 中 草 不 枯 。醉 后 偶 来 观 物 变 ,要 知 到 处 是 工 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飞瀑(fēi pù)的意思:形容水流如瀑布一样奔腾不息或迅猛而陡峭。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襟裾(jīn jū)的意思:指衣服的前襟和下摆,比喻人的品行和行为。
惊奔(jīng bēn)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因受到惊吓而突然奔跑。
流平(liú píng)的意思:指水流平稳,形容事物运转顺利,没有波折和阻碍。
乱流(luàn liú)的意思:形容混乱不稳定的局势或状况。
平处(píng chú)的意思:指在争斗或争议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立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尘(shà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名誉受到了损害或降低。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新晴(xīn qíng)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出现。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屹立(yì lì)的意思:屹立意为高耸而直立地站立,形容坚定不移、气势雄伟。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川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人间尘世的深刻感悟。首句“新晴山色净襟裾”以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派洗练之后的山峦之容,既形容了天气转晴后山色的清新,也暗示了一种精神的洁净和超脱。
接着,“世上尘埃一点无”则是对这种自然美景的一种赞叹,它不仅描绘出眼前的景色,更通过“尘埃”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纷扰和污浊的排斥。
第三句“飞瀑惊奔争澒洞,层崖屹立镇崟岖”以动态的语言展示了山间瀑布的壮观与层峦的巍峨。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乱流平处沙可数,顽石丛中草不枯”一句,则通过对流水和石头、沙砾与草木的描述,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之旺盛,即便是在最为混沌不堪的环境中,生命也不失其生机。
最后,“醉后偶来观物变,要知到处是工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在酒醒后的闲适时光里,诗人观察万物的变化,从而领悟到无论何处、何物,都蕴含着自然或人类的精心打造和努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赞美自然之美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梅圣俞江邻几韩持国
直谅多闻友,衣冠领袖贤。
平生三径乐,少别四时迁。
曲策春山秘,弦歌璧水圜。
吴门真养性,委吏故依然。
杖履兼闾里,诗文孰后先。
风云多变态,鞭弭屡周旋。
清汝流无极,维嵩地少偏。
微官非择取,胜事偶陈前。
迟日消棋局,残春赖醉眠。
时从谢客咏,不废远公禅。
吏课轻涓露,官箴恨纆牵。
裹粮嗟不遂,回首镇幽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