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莺》
《闻莺》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阴阴老树连村路,羃羃轻烟过雨天。

长爱禽声能永日,似于莺友忘年

朱缨紫椹看齐熟,深巷荒城得屡迁

朗咏谢公池上作,勿惊春物熏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物(chūn wù)的意思:指春天的景物,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看齐(kàn qí)的意思:指人们在行为、思想或学习上模仿他人,追求与他人保持一致。

朗咏(lǎng yǒng)的意思:指高声朗诵或歌唱,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情感。

连村(lián cūn)的意思:连续的村庄,形容地理位置相近的村落。

屡迁(lǚ q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调动、调职、调整工作或住所等。

轻烟(qīng yān)的意思:指烟雾轻盈、缭绕的样子,也形容事物轻飘飘的样子。

深巷(shē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小巷子。

声能(shēng néng)的意思:形容声誉迅速扬起,名声大噪。

忘年(wàng nián)的意思:指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或爱情关系,忘记年龄的差异。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熏弦(xūn xián)的意思:用火熏制琴弦,比喻磨炼技艺,提高修养。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莺友(yīng yǒu)的意思:指如同莺鸟一样善于交际、善于结交朋友的人。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景象。首句“阴阴老树连村路”,以“阴阴”形容老树的苍郁,与“连村路”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接着,“羃羃轻烟过雨天”一句,通过轻烟和雨后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清新。

“长爱禽声能永日,似于莺友欲忘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鸟鸣的喜爱之情,仿佛与黄莺成为了忘年之交,共同享受着悠长的日光。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朱缨紫椹看齐熟,深巷荒城得屡迁”则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朱缨紫椹的成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而“深巷荒城得屡迁”则可能暗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但整体上仍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朗咏谢公池上作,勿惊春物变熏弦”一句,诗人以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池边吟咏的情景,希望自己的声音不会打扰到春天的美好事物。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送鲍云从·其三

王事能将母,蛮烟解袭人。

凯风悲孝子,行役怆孤臣。

柏叶先秋变,龙泉滴泪匀。

图麟勋业在,别矣慎风尘。

(0)

宝积寺·其五

斜阳明谷口,金色忽离披。

病久骨先弱,乍閒意便宜。

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

更欲探奇去,扪苔读古碑。

(0)

射鼋鱼者

挟矢候江阴,鼋鱼出绿浔。

年华生意苦,天地杀机深。

掬水犹磨雪,侵肌竟是金。

高山不可住,令我独沉吟。

(0)

赠智轮道者

法华转罢读皇经,仙阙依然傍佛扃。

炼就丹砂堪作供,鹤衣长舞法王庭。

(0)

示老马十首·其十

锦勒丝缠万骑奔,駪駪狉狉若云屯。

何时尽放华山去,丰草长林到处恩。

(0)

赠友人十二首·其六

寥寥几字寄空笺,道是平安泪亦涟。

常恐未能痴且鲁,偷将纸笔续残篇。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