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贺 进 士 骆 用 锡 登 第 唐 /郑 谷 苦 辛 垂 二 纪 ,擢 第 却 沾 裳 。春 榜 到 春 晚 ,一 家 荣 一 乡 。题 名 登 塔 喜 ,醵 宴 为 花 忙 。好 是 东 归 日 ,高 槐 蕊 半 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晚(chūn wǎn)的意思:春晚是指中国新年期间在晚上举行的盛大演出。春晚是中国最重要的电视节目之一,也是庆祝新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春榜(chūn bǎng)的意思:指在春天时光中的榜样或者楷模。
第却(dì què)的意思:指不愿意或不敢做某事,退缩,畏缩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二纪(èr jì)的意思:指第二次纪律性的行动或事件。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槐蕊(huái ruǐ)的意思:指槐树的花蕊,比喻事物的精华或精髓。
醵宴(jù yàn)的意思:指多人共同出钱办宴席,也可指多人共同筹集资金。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擢第(zhuó dì)的意思:指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被选拔或提拔为第一。
- 注释
- 苦辛:辛勤努力。
垂二纪:二十多年。
擢第:科举考试中选,即高中。
沾裳:眼泪沾湿衣裳,表示喜悦至极。
春榜:春季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
荣:荣耀。
一乡:整个乡里。
题名:在榜单上写下名字。
登塔喜:登上塔楼,心中充满喜悦。
醵宴:凑钱聚会宴饮。
为花忙:为了庆祝而忙碌于赏花活动。
东归日:返回故乡的日子。
高槐蕊:高大的槐树上的花朵。
半黄:花朵开始凋谢,呈现黄色。
- 翻译
- 辛勤努力了二十多年,终于高中及第泪沾衣裳。
春榜直到春天结束时才公布,全家因一人荣耀而乡人都欢畅。
登塔题名那一刻满心欢喜,为庆祝还忙着筹办赏花宴会。
最美好的是东归之时,高大的槐树上花朵已半黄半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科举考生经过长时间的辛勤学习和努力,终于在春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的情景。开篇“苦辛垂二纪,擢第却沾裳”表明了考生的不懈追求和最终的成功,其衣衫因汗水而湿润,这里象征着他们付出的辛勤和汗水。
接着,“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展现了考试结果公布之时,考生及其家庭的喜悦心情,以及这种成就所带来的家族和地方的荣耀。春季的榜单如期而至,到了晚些时候,整个家族乃至乡里都因这位进士而感到骄傲。
“题名登塔喜”表达了考生在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名字被刻录于功绩碑文上的豪迈。紧接着,“醵宴为花忙”则描绘了一种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可能是指家人或朋友为了庆祝考生的成功,而筹备宴席和装饰环境的情景。
最后,“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寄寓了对美好归途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里的“东归”可能指的是考生在成功后回到家乡的旅程,而“高槐蕊半黄”则是对那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槐花即将盛开,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中考生的成功和家庭乡里的庆祝活动进行了细腻的描述,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学术成就所持有的赞赏与喜悦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静江山水呈陈鲁叟漕使
昨者登梅岭,兹来入桂林。
相从万里外,不负一生心。
湖上千峰立,樽前十客吟。
讥评到泉石,吾敢望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