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夜泊遇雨·其一》
《金山夜泊遇雨·其一》全文
清 / 胤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慕金山寺,今方识化城

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潮鸣。

不辨江天色,惟闻钟磬声

因知羁旅境,触景生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触景(chù jǐng)的意思:指看到某个景物或物体,就能联想到相应的事物或情感。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金山(jīn shān)的意思:指富有的矿山,也用来比喻财富或宝贵的事物。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生情(shēng qí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天色(tiān sè)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或天气的变化。也用来形容天色的明暗、亮度。

雨昏(yǔ hūn)的意思:指大雨滂沱,天昏地暗的情景。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金山寺(jīn shān sì)的意思:指的是一个富有的地方或者机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金山寺泊船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宿慕金山寺,今方识化城。”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寺的向往已久,如今得以亲临,仿佛找到了心中的圣地。“宿慕”二字流露出诗人对金山寺的深厚情感,“识化城”则暗示了此地不仅是物理上的到达,更是心灵上的领悟与契合。

颔联“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潮鸣。”描绘了一幅雨中春山的朦胧景象,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同时,晚潮拍打岩石的声音,打破了这份静谧,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不辨江天色,惟闻钟磬声。”将视线从外景转向内听,诗人已完全沉浸在这份静谧之中,外界的景色变得模糊,唯有寺庙中的钟磬之声清晰可闻,这声音仿佛是心灵的指引,引领着诗人深入内心的探索与感悟。

尾联“因知羁旅境,触景易生情。”点明了诗人的感慨。身处异乡,面对自然与人文景观,容易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对家乡、对人生、对宇宙的思考。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深刻联系的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思考,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胤禛

胤禛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南塘山人梁仲房四首·其三

见说横山即翠微,更闻茅屋制荷衣。

林园日晚无人到,阿对寻源不记归。

(0)

谒林梧窗先生祠

不见林宗面,先抠孺子衣。

名祠瞻俎豆,绛帐想光辉。

洗砚池空在,藏书室已非。

藓碑摩读罢,悽恻欲归依。

(0)

送友入京兼寄姻亲伦礼部

祖帐对芙蕖,清樽绿蚁虚。

风烟凌岛屿,瞻眺欲萧疏。

怕别浑无语,临行愿有书。

因思伦穗石,辞赋汉相如。

(0)

送友人游国学六首·其二

月晓烟分六馆,天空寒入疏槐。

青鸟影垂碧沼,绿芹香绕兰台。

(0)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其一

幕府寒蘤冒雪开,赏心共醉凌风台。

红芳如约年华在,白发无情岁月催。

门对汉宫看半额,地邻东阁忆多才。

疏枝欲折酬杨炯,惭向孤山歌八梅。

(0)

感咏二十首·其四

扬雄老执戟,刘向终秘书。

白首不再迁,著述犹勤渠。

草玄在芸阁,青藜照夜厨。

立言志不朽,岁月忘居诸。

同时炫赫者,烬灭竟何如。

千古仰芳踪,名与天壤俱。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