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万竹千松远近同”,以“万”和“千”夸张地形容竹林与松树之多,展现出山间植被的繁茂,同时“远近同”则强调了视觉上的层次感,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竹与松都呈现出统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深远的意境。
次句“嫩岚残霭有无中”,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云雾景象。这里的“嫩岚”指的是清晨初生的薄雾,“残霭”则是指傍晚残留的云气。这两者在“有无中”交替出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敏感和欣赏。
第三句“斜阳不会藏踪迹”,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斜阳以生命,表达了一种斜阳虽落,但其光芒并未完全消失,依然在山间留下了痕迹。这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色,也寓意着美好事物即使消逝,也会留下美好的回忆或影响。
最后一句“露出前峰一抹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描绘了夕阳最后的光辉照亮了前方山峰的一抹红色,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这一抹红不仅是色彩的美,更象征着希望、温暖和生命的活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台山蟠松歌
北山有若黄河水,直界中原九万里。
碣石迤北东海西,骧首天门应箕尾。
凤台山高隈隩张,百灵呵护严閟藏。
轩辕尧舜各已葬,开朗今乃归先皇。
卧龙之先先有符,地示灵效松一株。
华盖将从紫极道,翠葆有待金根车。
元精遒气不外荡,诘曲纠盘互低仰。
一折再折怒势伸,忽走圆梢垂八丈。
参差夜吹帝子声,宝瑟秋作湘灵响。
神鸾威凤诡结形,夭矫古貌团深青。
萧骚众木不敢对,彼五大夫何足名。
挺生神物意有在,用蔽风雨如殽陵。
于嗟乎蟠松蟠松汝何异,托根地上今天际。
雪霜万里日月清,郁葱见汝缠佳气。
《凤台山蟠松歌》【清·李锴】北山有若黄河水,直界中原九万里。碣石迤北东海西,骧首天门应箕尾。凤台山高隈隩张,百灵呵护严閟藏。轩辕尧舜各已葬,开朗今乃归先皇。卧龙之先先有符,地示灵效松一株。华盖将从紫极道,翠葆有待金根车。元精遒气不外荡,诘曲纠盘互低仰。一折再折怒势伸,忽走圆梢垂八丈。参差夜吹帝子声,宝瑟秋作湘灵响。神鸾威凤诡结形,夭矫古貌团深青。萧骚众木不敢对,彼五大夫何足名。挺生神物意有在,用蔽风雨如殽陵。于嗟乎蟠松蟠松汝何异,托根地上今天际。雪霜万里日月清,郁葱见汝缠佳气。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167c6b1fb3e99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