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陈 廉 使 见 寄 明 /魏 观 三 月 雰 雰 雨 ,曾 无 两 日 晴 。旅 怀 常 寂 寞 ,佳 节 负 清 明 。野 树 暮 云 合 ,山 溪 春 水 平 。彭 郎 有 音 信 ,处 处 避 回 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回(bì huí)的意思:避开回来的路,表示回避某种情况或避免再次经历某种不愉快的事情。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旅怀(lǚ huái)的意思:对远离家乡或离别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彭郎(pé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粗鲁、粗野。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溪(shān xī)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流,比喻平凡、朴素、清新的品质或者生活方式。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无两(wú liǎng)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二样
野树(yě shù)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树木,比喻不受束缚、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音信(yīn xìn)的意思:音信是指消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云合(yún hé)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集中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力量或规模。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魏观的《次韵陈廉使见寄》描绘了春季阴雨连绵的景象,诗人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佳节未能尽享清明之乐的遗憾。"三月雰雰雨,曾无两日晴",这两句形象地写出春雨绵绵,连续多日不见晴天的气候特点。接着,"旅怀常寂寞,佳节负清明",诗人寓情于景,感叹在外漂泊的心情时常感到孤独,又逢清明这样的传统祭祖扫墓的好时节,却不能回家祭扫,倍感失落。
"野树暮云合,山溪春水平",进一步描绘了野外树木与傍晚的乌云相融,山间溪水在春雨中显得平静如镜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最后,"彭郎有音信,处处避回兵",诗人借典故表达对友人陈廉使的思念,暗示战事纷扰,通信不易,自己只能四处躲避战乱,无法与友人相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含蓄,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江郎岩下少驻感而有作
三峰卓立苍崖表,朝夕云烟自围绕。
几年不向眼中青,忽露全身万山晓。
凝然不动亘今昔,陌上行人空自老。
我生悟此其已久,梦事萦人嗟未了。
却怪神龙依绝顶,独以一身蟠故沼。
风雷际会岂无时,忍视饥氓日纷扰。
未能呵汝救凶年,明朝马首霜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