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泥洹(ní huán)的意思:指迷失方向、困惑不解。
山形(shān xíng)的意思:指山的形状或山脉的走势。
应合(yìng hé)的意思: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
- 注释
- 山形:山的形态或轮廓。
人骨:人的骨骼结构。
此池:指代某个特定的池塘。
泥洹:佛教术语,意为极乐世界或者涅槃之池。
- 翻译
- 如果把山的形状比喻成人的骨骼,那么这个池塘应该就像佛教中的泥洹池。
- 鉴赏
这两句诗是张景在宋代创作的,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山水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副自然山水之美。
“若以山形比人骨”,这里借用了山形来比喻人的内在坚韧与力量。古代常将山形比作刚毅不屈的人格特质,如同人类的内心骨骼,坚不可摧。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强大内核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品格上之坚持和不屈的崇尚。
“此池应合似泥洹”,这句则是通过水面的平静来形容心灵的宁静与柔软。"此池"指的是那片安静的湖面,而"似泥洹"则给人以深邃而不动声色的感觉,好像泥泞中蕴含着某种生命力。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内心世界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在情感与哲思的流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薛伸国博漾陂
几年烟浪掩遗踪,今意扶持古意同。
簪笏每游高圣世,莼鲈聊为快秋风。
轻阴岛屿莓苔湿,夜雨蛟龙窟穴空。
南浦云峰晴不乱,北窗溪木暗难通。
春浓岸酰成行碧,日暖汀花取次红。
岁月可悲唐废苑,山河终近汉离宫。
归禽影转沙堤曲,处土居邻竹坞东。
星斗已知天象富,菱蒲堪喜地毛丰。
持竿幸有鱼充鼎,混浴须嗟鹤在笼。
吏隐苟能游物外,江乡何必羡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