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上(běi shàng)的意思:指向北方或北部地区前进或迁移。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还复(hái fù)的意思:表示回答或回复。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来征(lái zhēng)的意思:指主动出击或主动挑战,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攻克困难或解决问题。
天兵(tiān bīng)的意思:指天上的神兵,也用来形容非常强大的军队或力量。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 注释
- 秦筑长城:秦朝时期修建的长城。
城已摧:长城已经破败不堪。
汉武北上:汉武帝向北出征。
单于台:古代匈奴的王庭,此处指汉武帝曾到访之地。
虏不尽:敌人并未被完全征服。
今日还复:如今又见。
天兵来:天朝军队再次到来,可能暗指强大的军事力量。
- 翻译
- 秦朝修建的长城已经残破不堪
汉武帝曾向北出征,在单于台上留下足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塞下曲(其二)》。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体验。
“秦筑长城城已摧”,开篇即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长城的壮观与沧桑,"城已摧"三字传达了一种时间的侵蚀和历史的残酷。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保卫家园的一道坚实屏障。而今,它或许已经破败,不再是当年的巍峨与坚不可摧。
“汉武北上单于台”,这里的“单于台”指的是汉武帝刘彻北征匈奴时建立的前线军事基地。这一句通过汉武帝的北征,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外拓展和对抗异族入侵的决心与力量。"北上"二字,映射出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
“古来征战虏不尽”,这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这里,“古来”概括了长久以来的历史现实,即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断有外来侵扰,而"征战虏不尽"则表达了一种无尽的苦恼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虏"字特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它们与中原王朝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主题。
“今日还复天兵来”,末句则转向了现实,表达了一种对和平时期军力恢复的期待。"今日"一词,拉近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得这份对于和平的渴望更加真切。而“还复”二字,意味着一种回归,既是对过去和平时期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天兵"在这里象征着正义与秩序的力量,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和平的可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通过对古今战争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