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泛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秦 淮 泛 舟 宋 /王 安 石 强 扶 衰 病 衰 淮 舸 ,尚 怯 春 风 泝 午 潮 。花 与 新 吾 如 有 意 ,山 於 何 处 不 相 招 。
- 注释
-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淮舸:淮河上的船只。
春风溯午潮:春天的潮水,逆流而上的意思。
如有意:好像有意为之,仿佛有情。
何处不相招:无论在何处都会吸引我。
- 翻译
- 尽管身体衰弱,我还是艰难地支撑着自己,乘船沿着淮河逆流而上,面对春潮仍感到害怕。
花儿仿佛对我有所期待,无论走到哪里,山峦都向我展现出它们的魅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春天乘船游览秦淮河(即今天的南京段落)的景象和心情。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首句“强扶衰病牵淮舸”,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微风之中,虽然身体有病,但仍然坚持要乘船出游,牵引着那条停靠在淮河边的小船。这里的“衰病”表现了王安石当时的身体状况,并通过这种细节增添了一种无奈与坚韧。
第二句“尚怯春风溯午潮”,则写出了诗人对春天微弱之风的担忧,以及顺着午后回潮所带来的担心。这里的“怯”字表现了诗人的谨慎和细腻,通过这种担心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
第三句“花与新吾如有意”,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似乎存在默契的感觉。“花与新吾”指的是春天里开放的鲜花与诗人的精神状态相呼应,好像它们之间有着某种共同的意图或是情感。
末句“山于何处不相招”,则是对前述意境的升华。这里的“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象征。在诗人看来,无论身在何处,山总是能与他心灵相呼应的地方,这种感觉超越了空间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秦淮河畔风光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身体状态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午夜闻蛩声,时立冬数日后
宛然十月豳诗,绕床病?霜天语。
才连又断,将嘶先结,疑吞疑吐。
万窍齐瘖,四更初打,缄愁谁诉。
念鳏鱼不睡,重衾尚恋,凄凉境,浑如许。
还问蚕丝尽否。想依然、三星机杼。
几家懒妇,熏笼斜倚,寒衣未絮。
雨雪霏霏,闭门塞向,无声尤苦。
记秋风乍起,哀音替写,有欧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