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荀文若,能惭诸葛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恨 宋 /晁 说 之 挂 帆 到 何 处 ,明 月 古 扬 州 。百 计 随 愁 尽 ,一 生 为 客 休 。干 戈 临 暮 境 ,风 雨 困 春 柔 。为 问 荀 文 若 ,能 惭 诸 葛 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计(bǎi jì)的意思:百种方法或策略。
春柔(chūn róu)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气候温暖柔和。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挂帆(guà fān)的意思:指船只扬起帆,即将起航或即将离开。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暮境(mù jìng)的意思:指天将暮、日将落的景象,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 注释
- 挂帆:起航。
何处:哪里。
明月:明亮的月亮。
古扬州:古代的扬州。
百计:种种方法。
随愁尽:随着愁绪消散。
一生:一生一世。
为客:作为客人,指长期在外。
干戈:战争。
暮境:晚年。
风雨:风雨交加。
春柔:春天的温柔。
荀文若:荀彧,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
惭:感到羞愧。
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
- 翻译
- 扬帆航行将去向何方,目的地是古老的扬州城。
无论怎样努力,愁绪都难以排解,一生漂泊,仿佛已无处安身。
战争逼近了晚年的生活,风雨侵扰着春天的温柔。
试问像荀文若这样的人,是否会感到羞愧,比不上诸葛亮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书恨》。诗人以挂帆出行为起笔,描绘了一幅月夜航行至古扬州的画面,暗示了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愁绪,认为所有的努力和挣扎都随着愁苦而消磨殆尽,一生的时光都在客居他乡中度过。
“干戈临暮境”一句,暗指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使诗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艰难,而“风雨困春柔”则寓言了人生的坎坷与无奈,即使春天的温柔也无法抵挡风雨的侵袭。最后,诗人以历史人物荀彧和诸葛亮为例,提出疑问:在这样的困境中,自己是否能像荀彧那样,面对困境而不失尊严,或者能否达到诸葛亮那样的智者境界?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的漂泊经历和对历史人物的借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