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鸿毛(hóng m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到极致,比喻微不足道。
津亭(jīn tíng)的意思:指渡口的亭子,比喻帮助人渡过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良日(liáng rì)的意思:指美好的日子或时光,表示时光宝贵,应珍惜。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水府(shuǐ fǔ)的意思:指水中的神仙或水神的居所。
万姓(wàn xìng)的意思:指所有人民,所有姓氏的人。
腥臊(xīng sāo)的意思:形容气味难闻、令人不快。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脂膏(zhī gāo)的意思:指贪图享受、沉迷于富贵荣华的生活,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珠贝(zhū bèi)的意思:珠贝是中国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指珍珠和贝壳,常用来比喻宝贵的东西或者珍贵的收藏品。
轻于鸿毛(qīng yú hóng máo)的意思:形容重量或重要性非常轻微,微不足道。
- 注释
- 君不见:你难道没有看见。
夜来:昨晚。
渡口:河流或湖泊等的过船地点。
拥千艘:挤满了上千艘船只。
万姓:百姓。
脂膏:比喻人民的血汗和财富。
楼船:装饰华美、高大的船只。
泛泛:漂浮的样子。
叠浪:层层波浪。
恨:遗憾的是。
珠贝:珍珠和贝壳,喻珍贵之物。
鸿毛:大雁的羽毛,极言其轻。
朝来:早晨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维一舠:只系着一艘小船。
一士:一位读书人或士大夫。
青其袍:穿着青色的袍子,古时士人的常见服饰。
赴:前往。
宰邑:指去担任县令或地方官。
良日:美好的日子,适宜出行的日子。
任:任凭。
波吼:波涛轰鸣。
风号:风声怒号。
是知:由此可知。
溺名溺利:沉溺于名声和利益。
不免:难以避免。
水府:水中的世界,这里比喻沉沦之处。
腥臊:腐臭,比喻品行低劣。
- 翻译
- 你可曾见夜间渡口挤满千艘大船,满载着百姓的血汗钱。
当豪华的楼船在层层波浪中漂浮,可惜珍珠贝壳却轻如鸿毛般不值一提。
你又可曾见清晨渡口仅系着一艘小舟,里面有一位穿着青色衣袍的士人。
在他前往治理县邑的美好日子,任凭波涛汹涌、风声怒号。
由此可知,那些沉迷名利的人,最终都难免成为水中腐臭的渣滓。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间的盛大渡口景象,千艘船只竞渡,船上满载着人民的脂膏,显示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的繁荣与民众生活的富足。"当楼船泛泛于叠浪"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船只在波涛中行驶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安和危险的氛围。诗人通过"恨珠贝又轻于鸿毛"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珠贝在此象征着财富与地位,但即便是这些看似珍贵的事物,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也显得渺小。
后半部分则转向朝晨津亭的一叶孤舟,上有一士衣袍青色,赴宰邑之良日。这一段描写了一个人的单独行动,他似乎是在履行某种职责或使命,而"任波吼而风号"则展现出他面对自然的勇气与决心。
最后两句"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深刻地批判了那些只顾个人名利,置国家和民众福祉于不顾的人。这里的"水府"往往被解作鬼神掌管的水界,此处则象征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腥臊"则是对上述行为者的强烈谴责。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比和暗示,传达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五
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二首·其一
人生欲长存,日月不肯迟。
百年风吹过,忽成甘蔗滓。
传闻上世士,烹饵草木滋。
千秋垂绿发,每恨不同时。
李侯好方术,肘后探神奇。
金樱出皇坟,刺橐览霜枝。
寒窗司火候,古鼎冻胶饴。
初尝不可口,醇酒和味宜。
至今身七十,孺子色不衰。
田中按耘锄,孙息亲抱持。
却笑邻舍公,未老须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