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
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意境。"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将希望寄托于佛法或道德上的修养。"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身患疾病的感慨,以及心向往佛地,求得超脱之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中的“逢鹿”可能暗指《庄子》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和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则是说时间流逝不息,对于过去的过错或美好时光充满了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超脱的对照,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岛大功名官职。眼中花、须臾无迹。
小儿破贼,二郎作相,有何奇特。
同辈萧疏,且留铁汉,要摩铜狄。
向宝钗楼里,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深村落日啼寒乌,中有十数黄于菟。
饱吞猘狗未足醉,时失行客惊相呼。
苍髯老翁百夫勇,蹶张强弩金仆姑。
潜机夜半发乘矢,黄髯白额歼其渠。
寝皮食肉争赏快,入穴取子无留馀。
呜呼山中猛虎今已无,人间苛虎谁驱除。
老翁负弩先辟易,此虎咆哮角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