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五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五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注释
菰蒲:指茭白和蒲草,都是水生植物。
出没:在水中时隐时现。
风波际:水边或水面的边缘。
雁鸭:大雁和鸭子。
飞鸣:飞翔并发出叫声。
雾雨:雾气和雨水。
高人:指有高尚品格的人。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包括现在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齐鲁:古代中国诸侯国,位于现在的山东地区。
作南风:模仿南方的气候或风情。
翻译
茭白和蒲草在波涛与水边摇曳,雁鸭在雾气和雨水中飞翔鸣叫。
这景象想必是高雅之人所喜爱的,所以即使在齐鲁之地,也仿造南方的风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梁山泊湖面上的自然景象,菰蒲在波涛与风雨中摇曳,雁鸭在雾气中飞翔鸣叫。诗人联想到吴越之地对高雅之士的吸引,想象那里四季如春,仿佛连齐鲁之地也感受到了南方的暖风。通过这些意象,苏辙表达了对江南水乡吴兴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李公择即将前往历下(今济南)的祝愿,希望他能在那里感受到类似吴越的宜人风光。整体上,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精致小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秋日沈飞霞以茶箸见惠

别来何处卧烟霞,屈指频惊改岁华。

才乏运筹休借箸,病同消渴喜分茶。

千林欲落迎霜叶,三径将开冒雨花。

紫蟹浊醪堪共醉,独怜踪迹隔天涯。

(0)

早发虞山别诸亲友兼示儿子

片帆千里破霜行,亲旧分携怅别情。

共以岁寒疑远道,俱将春暖订归盟。

梅开江上三冬白,雁度虞山一画青。

孺子不须啼满颊,归依灯火听鸡声。

(0)

书目写就自题

蠹简生平习,衰残展未完。

藏书数万卷,留与子孙看。

(0)

杏花雨二首·其一

红叶湿枝头,绵绵雨未收。

卖花人不见,寂寞酒家楼。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九十一

登徒色胆泼天狂,拨雨撩云势更张。

未克遽捞川底月,公然又窃海南香。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八十八

暗通眉语向墙东,开路还当共剪红。

河上珊柯才折罢,江干霜叶又摧风。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