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五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全文
- 注释
- 菰蒲:指茭白和蒲草,都是水生植物。
出没:在水中时隐时现。
风波际:水边或水面的边缘。
雁鸭:大雁和鸭子。
飞鸣:飞翔并发出叫声。
雾雨:雾气和雨水。
高人:指有高尚品格的人。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包括现在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齐鲁:古代中国诸侯国,位于现在的山东地区。
作南风:模仿南方的气候或风情。
- 翻译
- 茭白和蒲草在波涛与水边摇曳,雁鸭在雾气和雨水中飞翔鸣叫。
这景象想必是高雅之人所喜爱的,所以即使在齐鲁之地,也仿造南方的风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梁山泊湖面上的自然景象,菰蒲在波涛与风雨中摇曳,雁鸭在雾气中飞翔鸣叫。诗人联想到吴越之地对高雅之士的吸引,想象那里四季如春,仿佛连齐鲁之地也感受到了南方的暖风。通过这些意象,苏辙表达了对江南水乡吴兴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李公择即将前往历下(今济南)的祝愿,希望他能在那里感受到类似吴越的宜人风光。整体上,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精致小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