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浦(bié pǔ)的意思:指人们离开故乡、远离家乡,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觉非(jué fēi)的意思:觉得不对劲,感觉不真实或不可信。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柳树(liǔ shù)的意思:柳树是指柳树的形象,常用来比喻柔软、灵活、顺从的性格特点。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下(xíng xià)的意思:行为低下,品德败坏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芦花藏别浦",形象地写出芦苇丛生的水边小径,暗示着离别与隐秘;"柳树隔柴扉",则以柳树和简陋的柴门构成静谧的乡村画面。"野鸟行行下,渔舟两两归",动态地展示了田野间的宁静生活,渔夫们悠然归家,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
诗人由眼前景象引发感慨:"只愁风俗变,不虑世情违",表达了对淳朴民风可能改变的忧虑,流露出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最后,"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诗人对比过去与现在,感叹时光变迁,曾经熟悉的景致如今已有所不同,暗含了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融入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现实与传统的双重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
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
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
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
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
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
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
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
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