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滴水岩》
《重游滴水岩》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仙佩玲珑白玉寒,每来常与寺僧看。

忧民未有林泉约,重到岩前为解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常与(cháng yǔ)的意思:经常在一起;经常配合

解鞍(jiě ān)的意思:解下马鞍。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林泉约(lín quán yuē)的意思:形容山林清幽、泉水清澈的景象。

鉴赏

这首宋朝冯山所作的《重游滴水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滴水岩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

首句“仙佩玲珑白玉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滴水岩的石壁比作玲珑剔透的白玉,不仅描绘出岩石的质地之美,还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仙佩”二字,暗示了滴水岩可能蕴含着某种超自然的魅力或历史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

次句“每来常与寺僧看”,描述了诗人过去常常与寺中的僧侣一同观赏滴水岩的情景,暗示了滴水岩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交流的场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第三句“忧民未有林泉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忧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林泉约”则代表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愿望。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也有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最后一句“重到岩前为解鞍”,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滴水岩前的情景。通过“重到”一词,强调了这次访问对于诗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解下马鞍的动作中,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珍惜。整个句子简洁有力,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滴水岩前,卸下疲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综上所述,《重游滴水岩》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谒洪公祠有感

孤忠谁与简遗编,欲写心碑句未便。

日落狐眠蝴蝶冢,月高猿啸杜鹃天。

血飞断岸应成碧,气咽残潮半带烟。

一自身名归海鹤,千秋功过夕阳前。

(0)

瞻六堂即事十首·其八

阅物一双醒眼,藏身数卷奇书。

休言世事蕉鹿,输与神仙蠹鱼。

(0)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其一

燕山落日盼归程,台上千金吊郭卿。

自是君王怜骏骨,驽骀何敢滥时名。

(0)

邸中怀同社诸友

数载穷交态,支离感此身。

燕云迷远客,岭月醉何人。

文字揣摩尽,素心追琢频。

一灯寒照梦,万里独萦神。

(0)

题公眉画

何处验天机,胸中与腕底。

苍苍莽莽间,无谓有至理。

岛树若乱烟,微茫波际起。

馀霞散孤村,晴光变远迩。

静者立其傍,心魂忽而止。

(0)

和孙硕肤病中对菊

独喜东篱不世情,霏黄绽紫亦分明。

病容未肯因卿瘦,诗思遄飞仗若轻。

蕊隐月华随赏客,香闻天际惹鸣莺。

雪霜何物能侵尔,烛浪先生细数英。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