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滴水岩》全文
- 鉴赏
这首宋朝冯山所作的《重游滴水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滴水岩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
首句“仙佩玲珑白玉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滴水岩的石壁比作玲珑剔透的白玉,不仅描绘出岩石的质地之美,还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仙佩”二字,暗示了滴水岩可能蕴含着某种超自然的魅力或历史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
次句“每来常与寺僧看”,描述了诗人过去常常与寺中的僧侣一同观赏滴水岩的情景,暗示了滴水岩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交流的场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第三句“忧民未有林泉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忧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林泉约”则代表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愿望。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也有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最后一句“重到岩前为解鞍”,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滴水岩前的情景。通过“重到”一词,强调了这次访问对于诗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解下马鞍的动作中,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珍惜。整个句子简洁有力,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滴水岩前,卸下疲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综上所述,《重游滴水岩》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