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舍那滩冲石过,曼陀罗影漾江流。
夜宿清溪望清远,举头不见隔英州。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曼陀(màn tuó)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陀罗(tuó luó)的意思:指人的胸襟、气度、志向等等不高尚或不值得称道的品质。也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庸俗。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云遮(yún zhē)的意思:云彩遮挡了阳光,比喻事物被困难、阻碍所遮掩。
遮断(zhē duàn)的意思:阻止、阻挡、切断。
追程(zhuī chéng)的意思:追赶行程,追寻目标。
曼陀罗(màn tuó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而有毒,或者形容人外表美丽而内心险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景图。开篇“一声霹雳霁光收,急泊荒茅野渡头”两句,写出了突如其来的雷鸣过后雨歇的情景,以及迫不得已在荒凉的野渡口停泊的情形。这不仅展示了诗人遭遇恶劣天气的境况,也反映出旅途中的急遽与不安。
接着“摩舍那滩冲石过,曼陀罗影漾江流”两句,具体描绘了船只在险滩中行进的情形。摩舍那滩,是一处险峻之地,而诗人却用“冲石过”来形容船只的勇敢与坚决,同时也映衬出旅途中的艰辛。而曼陀罗影,则是佛教中的法器,此处用以比喻江水的波光,既增加了画面感,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山才入眼云遮断,船欲追程雨见留”两句,则转而描写了船行至山前,因云雾缭绕而看不清山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继续旅途的渴望与现实中又被雨水所阻挡的情形。
最后“夜宿清溪望清远,举头不见隔英州”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清溪边过夜时的宁静之感。诗人仰望着清澈的夜空,心向往着远方,却因为山势的阻挡而看不到隔山的英州,这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以及对旅途中各种天气变化与地理障碍的真实再现,展现了诗人在春日行舟时的复杂情感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泛交如面颇纷纷,珍重贤豪有所存。
高论向人须药石,壮心于俗不寒温。
已怀忠孝归儒术,誓取功勋袭将门。
蜀道阻长秦塞阔,夕阳芳草最销魂。
客从中州来,有旨谪岭外。
道由长沙郡,行李极狼狈。
地主恶迁客,不许宿阛阓。
驰逐使之出,威势如下礌。
我嗟伏蒲君,力小忠謇大。
一言犯雷霆,万里窜江海。
方当困羁旅,复尔招咎悔。
谁为守者谋,义理亦甚昧。
人道异邪正,天时分否泰。
外物慎取舍,中扃权利善。
小人衒迎合,君子耻附会。
如何鄙流放,辄欲登善最。
所持况轻货,安可迁重贿。
恶名被诸身,巨衾不可盖。
羞色睟于面,洪水安能靧。
尝闻贤人生,希阔须异代。
声华无今昔,趣尚一进退。
李唐距圣宋,乃有二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