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香馆》
《雨香馆》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千山叶落见山姿,高馆分明静思

飘绿霏红都过了,是真天女散花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霏红(fēi hóng)的意思:形容烟雾、云雾等红色的景象。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高馆(gāo guǎn)的意思:高馆指的是高楼大厦或宏伟的宫殿。

静思(jìng sī)的意思:安静地思考、沉思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天女(tiān nǚ)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真天(zhēn tiān)的意思:真实的天空,指事物的本质、真相或真实的情况。

天女散花(tiān nǚ sàn huā)的意思:形容优美的女子抛洒花朵,景象美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雨香馆》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千山叶落见山姿”,以“千山”为背景,通过“叶落”这一动态景象,巧妙地勾勒出山的轮廓与姿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落叶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次句“高馆分明契静思”,将视角转向一处高雅的馆舍,强调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它在静思者心中的独特地位。这里的“高馆”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高大,更是精神层面的避风港,让人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引发深思。

后两句“飘绿霏红都过了,是真天女散花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飘绿霏红都过了”描述了自然界中绿色与红色的色彩变化,暗示了一种过渡或结束的状态,仿佛是一场视觉盛宴的尾声。而后半句“是真天女散花时”则以浪漫而神秘的比喻,将这一刻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境界——如同真正的天女降临,以花瓣的形式洒落人间,既美丽又充满神圣感。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某种超凡脱俗、难以言喻的美好瞬间的捕捉与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在弘历的笔下,自然景观不仅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内心情感与哲思的载体,引导读者一同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琐碎,充满诗意与哲学意味的世界。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临轩曲·其九

跸声起去晷将斜,老笔难矜旧有花。

日暮大官勤赐膳,传闻辇驾在「文华」。

(0)

吊忠诗·其三

端水龙兴此抗衡,两贤竟死粤东城。

但知正统人心属,岂料同舟颈血争!

汉祚未衰臣有节,国家多难尔成名。

即今逆命终身废,报汝当年面折情。

(0)

俞生行

中丞军败为虏获,绝粒不死重思活。

左右相随只两僮,西市放回系狱中。

狱有仆夫玉卿者,欲窜中丞无与同。

闽人俞生雅好义,阴为玉卿画奇计。

部署略定告中丞,转令中丞心胆悸。

为说累臣病不痊,两僮偷伴狱官眠。

乘夜出狱傍城宿,诘朝早上俞生船。

狱官晨问中丞恙,双履榻前宛相向。

呼僮迎医僮不行,彼此相推齐出城。

俞生船开去如箭,两僮出城盼不见。

下江兵阻转柁回,扑面差池争一线。

舍船得岸望西驰,日中才闻兵马追。

夜奔间道虎口脱,扳翻荆棘无完肌。

奔波力尽一僮死,中丞谒驾诉天子。

俞生面受别驾恩,馀人供作军功纪。

鄞江一夜胡尘飞,中丞兄弟突重围。

同来义士复散失,应向故乡觅路归。

国运重兴有天意,百官扈跸随时至。

俞生皂帽翩然来,邓僮趋跄称小吏。

更闻狱官受累犹未诛,株连同类死复苏。

江右返正皆赦罪,上书乞恩两人俱。

中丞者谁司寇是,得书忆旧悲且喜。

特疏为叙狱官冤,两人并奉超迁旨。

诸君义重报亦殊,独有玉卿消息无。

君不见小吏骑马得官职,别驾循资升大夫?

(0)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其二

谢公即事有篇章,况是褰帷乍得凉!

万骑迎风辞洒濯,千官解带共徜徉。

诗成马上烟尘净,客到车前翰墨香。

非是见松幽意惬,老臣同尔傲冰霜!

(0)

忆龙眠·其五

难馀谁共事,对酒忆刘生。

祸以交亲累,名因与党成。

举家啼海岸,四壁阻江城。

念尔同门友,殷勤乱后情。

(0)

初达行在·其一

万里南奔意,趑趄赴阙初。

功臣营大内,边吏望乘舆。

建武元先改,澶渊诏似虚。

难馀饶涕泪,羞上贾生书!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