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其一》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北曲南歌日日新红妆不逐落红春

网鱼野老何曾觑,岂是心肠木石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曲(běi qǔ)的意思:北曲是一个汉字词语,指北方的曲艺。也泛指北方的戏曲艺术。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红妆(hóng zhuāng)的意思:指女子妆扮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红春(hóng chūn)的意思:红春是指春天的景象红艳美丽,形容春天的景色和气氛十分美好。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石人(shí rén)的意思:指人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或表情。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注释
北曲:北方的歌曲或音乐风格。
南歌:南方的歌曲或音乐风格。
日日新: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红妆:女子美丽的装扮或容貌。
落红:凋零的花朵。
春:春天。
野老:乡村老人。
觑:看,留意。
心肠:情感,内心。
木石人:形容人冷漠无情,像木头石头一样无感。
翻译
北方的曲调南方的歌声每日更新,
红颜不再随着落花追寻春天。
鉴赏

此诗乃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收录于《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深厚、不随世事变迁的赞美。

“北曲南歌日日新,红妆不逐落红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年四季不断更替的景象,其中“北曲南歌”指的是不同地域的民谣,表明了时光的流逝和音乐的变迁。而“红妆不逐落红春”则是说尽管花朵凋零,但美好的容颜(比喻友情)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

“网鱼野老何曾觑,岂是心肠木石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不解之谜。诗人通过自问,似乎在追寻那份纯真友情的踪迹,而“岂是心肠木石人”则是说,这样的深情厚谊决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长存和时光易逝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杂诗十一首·其一

少小薄世荣,云泉寄幽赏。

冉冉三十年,误身堕尘网。

流形大化内,万古同羁鞅。

得中久已安,遗外非所强。

但望还山云,时时结遐想。

婆娑双桂树,芳枝春正长。

(0)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其四

今年远书至,念我恋兹山。

如鱼在池沼,江海忘往还。

不才负高谊,此生多厚颜。

惟思拂衣好,老去一身閒。

(0)

武溪深

滔滔武溪,载广载深。我今欲济兮,畏此毒淫。

武溪滔滔,飞鸢跕跕。我不先济兮,士不敢涉。

既济既涉,我师孔武。蠢尔有蛮,服我王度。

(0)

钦和御赐淮游行

初作淮南宾,空山隔蹄轮。

烟霞淡为侣,水石清相亲。

结茅有馀地,风雪忘苦辛。

或来野人服,亦有居士巾。

馈粮稍相继,倏忽踰三春。

雨露滋万汇,岩壑容此身。

常欲息诸见,以之空六尘。

种莲一池小,引泉清涧滨。

丹书俄远召,殊恩异两人。

再瞻鸳鹭序,永辞麋鹿邻。

不愿东归越,不愿西入秦。

但愿居毂下,终身荷皇仁。

大哉乾坤内,何物非陶钧。

(0)

题牛图·其二

一童牧两牛,牛驯童亦乐。

放浪野田间,何曾识城郭。

(0)

夏夜

月白银河淡,天青玉露微。

夜凉眠不得,花气袭人衣。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